2022年07月21日
第04版:

让“合伙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本报泗水讯(通讯员 吕朋 王慧)近年来,泗水县聚焦乡村人才振兴,积极拓宽乡村人才发展空间,优化服务保障,引导各类人才集聚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深化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探索实施以村居、村集体为主体的合伙人招募模式,指导各镇街成立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工作领导小组,各村(社区)成立乡村振兴合伙人服务站点,形成县、镇(街)、村(社区)上下三级联动。依托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分别打造等闲谷艺术小镇项目和“尼山鹿鸣”核心示范区项目,连点成线,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延伸效应,形成“点上突破、整体推进”的发展局面。在持续打造等闲谷艺术小镇基础上,吸纳泗水籍返乡创业人士加入乡村振兴合伙人队伍,升级打造“尼山鹿鸣”核心示范区项目。通过股份制形式招引18名合伙人,围绕田园乡村、特色产业,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集连栋温室大棚、高标准农田、庄户学院、观光旅游、智慧农业、甘薯示范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吸纳农村劳动力2000余人,带动周边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充分发挥“泗郎回乡”返乡入乡创业与“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叠加效应,为北京、上海等4处“返乡创业服务站”加挂“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联络站”牌子,实现“一站双责”,吸引泗水籍大学生和创业成功人士等群体加入合伙人队伍。积极推进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两年间,以“学期中长效协作——寒暑假长期驻点”的模式,组织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03名学生来泗水实践。目前,清华大学工作站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预计8月初正式开站运营。

强化服务保障,全力支持乡村人才干事创业。为合伙人申领“圣地人才一卡通”,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为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的镇街提高“三支一扶”招聘名额、配备公益性岗位,保障人员配置。指导龙湾湖示范区运营企业成立职业培训学校,围绕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尼山鹿鸣项目成立“庄户学院”,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纳周边8个村200余名村民参加甘薯产业技能培训,转为项目产业工人。根据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需求,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和特色技能(工种)培训,采取“送培训入村”等方式,举办电商直播、柳编、扎染、花样面点等特色技能培训8期,完成培训327人。指导山东等闲谷艺术粮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为合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0万元,确保合伙人扶持政策应享尽享。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在龙湾湖示范区举办“济宁市甘薯产业人才”“乡村振兴合伙人创业能力提升”等高级研修班4期,培训学员156人。

深化利益联结,惠农富农提升综合效益。推动土地流转和房屋租赁。依托村“两委”,流转土地179亩,村民每亩土地收入800元,吸纳80余村民参与设施建设、卫生清洁、园艺管理、民宿服务等基础工作,每日工资性收入100余元;依托文化匠人和设计师资源,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通过手工艺品加工制作等方式提高收入。同时,对有项目经营管理意愿的村民,合伙人平台将提供免费设计,由村民改造装修运营,达到标准后纳入平台统一管理,主要收益归村民所有。发展“基地+合作社+农户”协作模式。由村集体成立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高标准种养殖,并与合伙人平台对接。平台负责产品包装设计、线上线下销售和品牌文化打造,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2022-07-2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5565.html 1 让“合伙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