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谷常浩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围绕人才强市的引领担当,聚焦建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市级人才教育基地和蓼河国际英才港,以智兴产、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加速形成。”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章箭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章箭说,济宁高新区聚焦广纳英才,人才引育工作实现新突破。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把“一港三基地”确定为党工委书记人才项目,书记带头、顶格推进;强化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区级领导“一对一”联系包保81名高端人才。以政策活力形成引才聚才“虹吸效应”,所有人才政策标准在市基础上再提高20%。聚焦筑巢引凤,人才平台集聚效能全面增强。以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与国际理念相通、要素融合衔接的人才发展体系,新成立济宁海归创新发展协会、吸纳会员200余人,新建济宁留创园B区拓展孵化空间3600平方米。聚焦涵养生态,人才服务生态全面提档升级。聚焦“四大主导产业”,每月至少开展1期专场招聘,同步融入“直播带岗”等融媒体元素,开设“蓼河国际英才大讲堂”,设置人力资源、数字转型等8大培训专题。相关人才工作被《半月谈》《新华社》等媒体宣传报道,“蓼河国际英才”的美誉度、影响力逐步扩大。
刘章箭表示,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树牢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做实做细以人才赋能济宁创新谷建设,全力打造“蓼河国际英才港”品牌,以人才集聚赋能创新型城市建设。
突出亮点品牌,打造蓼河国际人才街区。围绕高新区“一河(蓼河)一路(海川路)”,在周边居住与商业区域营造浓厚的“类海外”文化氛围。加快万亩千亿级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和千亩百亿级中韩高端装备城建设,助力全市打造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中心城市。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快760套的蓼河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建设蓼河国际英才赋能中心,打造集政策发布、教育培训、人才招聘、人才申报、交流联谊、补贴发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服务平台。
升级服务模式,成立蓼河国际英才商学院。依托济宁高新人才发展集团,围绕公益讲堂、企业内训、政府培训、学历提升四个板块,与国内外知名的培训机构合作共建商学院,逐步打造服务全市、影响全省的培训品牌。探索成立蓼河国际英才大讲堂共享培训中心,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智库等进行合作,分领域、分层次建立师资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努力将高新人才发展集团打造成区域人才工作“总服务商”和“城市HR”。
深挖人才招引,打造“才聚蓼河”新地标。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焦高层次、青年和技能人才三个维度,分别实施才聚蓼河之“顶尖抢引”“领军集聚”“学子回家”“工匠培育”工程。精准实施“揭榜挂帅”“科技副总”等措施,突破加睿晶欣氮化镓、天岳新材料等“卡脖子”技术30项,全力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和创新中心。济宁高新区将以最强政策、最优环境、最大诚意吸引人才、聚揽人才、成就人才,为制造强市建设提供高新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