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3日
第03版: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

■王鑫

乡村振兴战略是结合我国乡村发展现状实施的重要国家战略,能够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全面推动乡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当前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借助深入分析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意义内涵,根据当前农村集体经济所面临的转折性困境进行进一步总结,探索行之有效的对策更好地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律总结演变而来,结合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考虑到相关的资源条件,提出的有效发展指导思想加快集体经济的建设,能够推动农业适度经营并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有效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持。可以说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使各职能部门更好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合理分析乡镇资源,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的科学发展规划,全面对人才进行协调,满足相关的资源支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部门积极承担自身责任与工作职责,着力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引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等目标的达成,这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集体经济发展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

发展方式单一。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脚步,整体的发展方式比较单一,绝大部分的农村集体经济基础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发展项目并不具备多元化的条件,这也大大降低了资源利用率。除此,集体经济决策中领导组织水平不足,缺乏相应的创新意识,容易导致决策者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

发展不均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变动的阶段,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农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种因素的叠加也导致地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日益增加,并且这种差异在城市和农村当中愈发明显,导致集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极不平衡。

人员水平不高。现阶段,我国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欠缺的问题,一些新技术无法及时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不能结合当地农业的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优化,这种现象会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

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结合地域总体情况深入分析其发展方向与重点,适合发展农业就要发展农业,适合发展工业就要发展工业,适合发展旅游就要发展旅游,每个农村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都要制定详细的规划,综合判定资产状况来满足市场建设需求,选择恰当的发展项目,整合相关的产业链,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如果农村旅游资源条件相对成熟,可以利用自身独特的文化风格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若农村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较为发达,就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发展,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农业发展路线。

发展特色产业。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经济大国,土地资源占比较多的为农村地区,但其分布较为分散,如果想要利用统一的政策条例适用所有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切实际的。而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结合农村区域特点发展特色农村经济产业,扩展农业规模,以此使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一定的特点,建立完善的生产储备基地,完成农产品一体化的经营销售工作,如果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不具备明显特色,还可以利用宽广的耕地与自身情况相结合,更好地创设并发展农业科技,区域政府需要对农业地区的各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在资金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派出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指导,使其经济效益能够获得有效提升。而一些自然风景优良的地区,可以优先考虑发展旅游业,并在全面了解市场需求后对公共设施进行完善,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

引进专业人才。人才是集体经济壮大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态较为疲软,主要是由于缺乏优秀的人才支撑,很多当地青壮年以及专业人才的外流,使得农村集体的经济无法获得一个更好的人力资源支撑,这就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对优秀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意识到人才是驱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并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关键所在,通过积极开展校地结合,主动联系教育培训等机构给予相关的毕业生源就业扶持,使学生能够回到家乡贡献和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农业经济人员的技术培训,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使其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理念,进一步调动集体经济的活力。

(作者单位:中共梁山县委党校)

2022-07-1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4862.html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