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依法全面高效开展审计,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市审计局在全市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中获“政绩考核先进单位”,连续3年被评为“好班子”,2次获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被选定为全省审计机关模范机关省市县“三级联动”试点单位,在全省研究型审计工作视频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审计署网站、审计署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审计报》、《审计观察》等进行重点宣传报道。甘肃庆阳市、聊城市、临沂市等兄弟地市审计机关前来交流学习。
提高政治站位
打造对党忠诚模范机关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突出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站位,及时召开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确立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工作要点,以市委审计委员会名义出台《县级党委审计委员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实施办法》《济宁市审计整改约谈办法(试行)》《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将党的领导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不断强化“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工作,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以实际行动彰显审计机关对党的绝对忠诚、绝对负责。
聚焦中心大局
发挥审计“保驾护航”作用
以经济监督为关键点,突出重点拓深度。聚焦重大部署、重大安排、重大项目、重大资金,抓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审计监督效能持续提升。一是聚焦主责主业。着眼于稳增长、防风险,加强对财政收支和公共资金的审计监督,上半年启动了全市“三保”、乡村振兴、政府专项债券、中央直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38项审计,特别是在全省率先探索关于政府融资平台转型风险防控审计,这一审计的思路与方法得到省审计厅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省审计机关推广。二是聚焦重点领域。瞄准影响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难事,选配78人组成13个审计组以“大兵团”作战,开展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专项审计调查,目前,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审计专报4篇,促进出台 《济宁市市属企业高风险业务管控暂行办法》《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9项制度,移送案件线索6件。三是聚焦审计整改。在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上深挖细掘,以市委审计委名义出台《济宁市审计整改约谈办法(试行)》,对整改不力的5名干部进行了约谈,约谈情况纳入对部门、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全市引起大反响。
突出改革创新
全面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成果层次,扩大成果效应。一是大力度提升标杆境界。深入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创标”活动,组织到德州、聊城等地考察学习绩效管理、模范机关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二是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把研究作为改革创新“破冰”的利剑,印发《济宁市审计局关于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想研究”“能研究”“会研究”的良好氛围,在全省研究型审计工作视频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三是创新开展质量“攻坚”行动。坚持“质量为王”理念,召开全市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创建推进会,印发《优秀审计项目创建“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在攻坚中寻求创新突破,高质量推进全市审计创优工作。四是深化“双主审”审计作业模式。探索“双主审”作业模式在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审计项目中的应用。数据主审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制定重点突出、操作性强的大数据审计实施方案,负责数据采集、数据综合分析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审计的精准性和效能。
聚焦干事创业
锻造勇担使命干部队伍
组织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大力发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建立“蓝黄红”督查考核机制,牢固树立“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争不到一流就是落后”理念。加大研究型审计队伍建设,着重培养能查能说能写的能力。在全市审计系统举办“绽放审计青春 汇聚奋进力量”微党课比赛,组织开展廉政专题党课,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联合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对外派审计现场开展廉政监督检查。大力推进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改革,健全完善审计专业能力标准评价体系,为审计专业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加大审计文化书屋的升级改造,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刘春雨 李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