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30日
第03版:

加强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编者按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完成好新征程上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稳定性,更好引导社会预期、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秩序、凝聚社会共识。

市委依法治市办在《济宁日报》开设“县市区长谈法治”专栏,刊发各县市区长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领导干部带头抓法治引领示范作用,推进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情况,旨在增强各级各部门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凝聚全市上下推进法治济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强大合力,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21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 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的报告

济宁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朱瑞显

202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济宁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法治建设部署,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法治经开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把手抓法治机制更加成熟。一是带头履职尽责。区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开展法治专题讲座4次,党工委(扩大)会议开展集体学法3次,研究有关重大法治建设问题4次。2021年4月21日,济宁市委党校栓教授就习近平法治思想做专题讲座。二是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相继出台了《济宁经开区行政处罚权力清单》、《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处罚标准化流程导则汇编》等文件,依法治区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三是建立健全报告制度。每年按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工作情况,并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实现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制度常态化。

党政一体法律顾问制度逐步推进。一是提供制度保障。印发《关于建立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一体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二是严格日常管理。依据文件规定,公开聘请法律顾问。专家库成员已达61名,通过建立工作台账,严格规范管理法律顾问行为。三是充分发挥作用。截至2021年年底,法律顾问参与诉讼案件17件,参与合同审查70人次、31件,化解合同风险10起,为全区法治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行政执法司法效能不断提升。一是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全区154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发放新版行政执法证,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将行政处罚案件上网运行,接受社会监督。全区行政处罚(强制)案件网上录入48件,结案48件,结案率100%;严格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执法较为密集的市场监管、城管、应急管理、综合执法、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案卷逐一排查,对评查结果全区通报。二是严格行政执法培训。举办全区行政执法机关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业务培训会,为执法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不断健全行政应诉工作机制。建立起了从接案、交办、出庭、履行生效裁判的全流程管理。全年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未出现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案件。四是深入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实施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双下沉”,依托两镇司法所加挂行政执法监督办公室牌子,负责对基层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进一步优化区镇层级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制,切实提供了行政执法质量。

普法依法治理富有成效。一是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出台了“八五”普法工作规划,并将“八五”普法规划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普法宣传教育850余场次,举办“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集中宣传、防电诈、打击非法集资等专题普法宣传活动14场次。三是加强普法阵地建设。在郗鉴湖公园建设的“《民法典》主题公园”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学法场所,受到群众好评。四是夯实政法工作根基。坚持强基导向,全面加强司法所建设,按照队伍充实、所务规范、基础保障到位的要求,充分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在市司法所品牌建设创建中,济宁经开区率先实现司法所五星级全覆盖。

公共法律服务更加高效普惠。一是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通过山东省“一村一法律顾问”服务系统,为村民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服务、资料共享、普法宣传线上推送等服务,群众享受到了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全区法律顾问积极帮扶弱势群体,开展法律咨询服务800余件次,为4户贫困群众开展了法律援助(诉讼类)。二是多元化途径开展纠纷调解工作。组织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进行“一月一主题”“经开一家亲”走访活动,开展矛盾纠纷常态化摸排调研,发动人民调解组织深入基层,源头防控,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狠抓法治建设第一责任。继续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部署开展2022年度法治督察活动,研究制定合法性审查工作办法,规范审查流程。抓紧抓实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建立健全区直部门、两镇镇法治建设体系。二是加强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成立依法治区委员会、依法治区办公室并实体化运作,定期召开法治工作会议,研究法治议题,推动法治工作。突出崇尚法治导向,加大高素质法治干部的培养交流使用力度,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提高行政处罚案件网上运行率。加大法治队伍法治化职业化教育培训力度,坚持做好行政执法网上办案系统培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严格推行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纳入网上运行机制,有效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

2022-06-3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3839.html 1 加强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