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8日
第03版:

忍把浮名,换了阅读时光

叶超英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词人柳永的一生,功名一无所成,但他留下的词,却醉了千年时光。

以前读书,风过水无痕,时间一久,读过的全忘光了。怎么才能留下读过的痕迹?于是,换了阅读的积习。

圈点勾画。“不动笔墨不读书”,读的时候,左手握书,右手持笔,边读边做记号。划线,划圈,加注,点评。买过不少书了,做记号自由自在。有了电子书,纸质的极少再买。在电子书上做记号非常方便,可以划线,可以涂色;更重要的,是在电子书上摘抄特别方便,将划线部分复制出来,再到word文档里粘贴一下,摘抄就出来了。如果想变成纸质的,打印省时、省力又省心。

登记阅读篇目。绘制一个表,列出书名、作者、字数等项目,每读完一部,就登记一部。书名、作者显而易见,字数要到版权页上去找。最初的时候,还登记了阅读的日期,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后来发现,登记日期是有紧迫感和压力感的,内心中催促着一定要在某个时候完成;如果没有完成,则有负罪的感觉,阅读之趣陡然下降,断然删掉了登记这一项。我的阅读,向来目的性不强,逮着什么读什么,哪样感兴趣就读哪样。一旦盯上了某部书,一般都要读完,即使硬着头皮。读不完的,不计入阅读篇目。

写读后感。这是重头戏,一般是写对某书的直观印象,有点像书评,但又无须书评的全面与深刻。虽然没多少高见,但这读后感写起来也不容易。哲学、史学类的著作,要想全面把握书的内容,做出评价非常吃力,那是需要学力和学养的,不然怎能说到点子上呢?若有一点独到的见识,那就是意外的收获了。读后感长长短短都有,上千字或几十、上百字,超过五百字的,尽量写到千字左右,成为一篇文章;低于五百字的,觉得以后也不会重读的,写出来看一遍,稍微修饰一下,作为片断发在博客、百家号、今日头条、微博等。有时,也赢得网友点赞,阅读量颇为可观。

经此三部曲,阅读就有了成就感,工余的阅读就不仅仅是消遣了。当然,在那些专家学者看来,这样的阅读还是消遣。因为如此读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是成不了专家,也成不了气候的。

对阅读也不定任务。有的人列出阅读计划,说是“一年要读一百部书”,云云。只要有计划,读起来势必赶任务,阅读的趣味就丧失了一半,读得浮光掠影,不能尽情深入。所以,定阅读任务是不可取的。兴之所至,能读多少算多少,又不要去赶考,也不能成名成家,那么急哄哄的,何必呢?

人生两件事,唯读书与锻炼不可辜负。幸运的是,自己也真的没有辜负。读书为充实精神,锻炼为强健身体,精神与物质双丰收,夫复何求?

2022-06-18 叶超英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2878.html 1 忍把浮名,换了阅读时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