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任城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依法行政工作机制。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等文件要求,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2021年初召开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对本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细化工作任务。认真做好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工作,全区各镇街、部门单位面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区直部门和镇街领导班子年度工作综合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了抓具体、抓深入的工作长效机制和分级负责、分工实施的工作责任体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
树牢法治理念,坚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组织集中学习《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等政策法规,举行“学法用法守法良法保障善治”等法治专题讲座。要求各级各部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重点,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法治工作部门通过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实现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学习培训全覆盖。二是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任城区被确定为全市合法性审核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完成对《区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管理发放办法(试行)》等4份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对2份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活动。对181件上会议题、拟签订的57份合作协议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参加涉法业务会议26次。完成第四届区政府法律顾问人才库调整、首届党政一体法律顾问选聘工作。三是强化行政复议应诉。2021年以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67件、审结255件、维持188件、驳回29件,按时办结率100%。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21年全区行政应诉案件283件,已开庭判决案件275件,出庭应诉率100%。向人民法院、检察机关反馈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办复率达到100%。
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扎实推进县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夯实基层执法力量。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能力推进资源力量下沉的实施方案》,按照“减少层级、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下沉执法事项清单2266项,下沉人员1112名,其中执法人员756名、公共服务人员356名。二是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和制约。制定2021年度全区行政执法监督计划,开展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编制公布工作。建立“局队合一”“室所联动”的网格化基层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实现15个镇街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全覆盖。为全区1009名行政执法人员开通“济宁执法”APP专网,确保线上开展行政检查、运行行政处罚案件。
围绕群众法律需求,稳步推进公共法律体系建设。一是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优化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布局,推动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创建 “仁诚”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专业性的公共法律服务。二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任城区被确定为济宁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唯一试点县市区,制定了《任城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持续推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80件,成功1477件。三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征集以案释法案例,推动以案释法制度落实。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先后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12·4”国家宪法日等法律服务活动。举办民法典学习讲座15场次,法治文艺演出7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900余份,利用 “法治任城”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发布普法内容280余条。
下步工作打算,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立体化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好区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法、法治专题讲座有关工作。落实好“八五”普法规划,创新开展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二是深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完善合法性审查(核)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提升全区行政执法部门的程序规范化水平。三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质效。进一步做大做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做实做响“仁诚”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大《法律援助法》宣传,提升法律援助在群众中的知晓率,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