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人民文学》2022年第6期头题发表济宁作家柏祥伟纪实小说《亲爱的小孩》,这是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精品工程”重点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又一重大成果,填补多年来济宁在《人民文学》发表头题作品的空白。
《人民文学》为作品加的编者按说:“《亲爱的小孩》用小说之体承载了有原型有实境有传承的爱心故事。‘微公益协会’是这些故事的群体主人公,经党的基层组织指导、牵线,他们以实际行动关爱帮助因各种原因处于各种困境中的孩子们,管治病、管吃穿住、管上学、管生存脱困和心理纾困,让孩子们有生活保障、有亲情依靠、有正向价值追求。这感人至深的新时代故事发生在孔子曾与弟子‘胜日寻芳’的泗水;道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孟子,其故里也在泗水近邻”。
作品以纪实小说的手法,通过贫困家庭女孩子小荞的叙事视角,以她个人身心成长的变化为主线,讲述了鲁南地区一家公益协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协助全民脱贫攻坚、救助贫困儿童家庭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公益协会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的感人故事。
柏祥伟,1969年9月生,济宁市泗水县人,下岗职工,泗水县融媒体中心兼职平媒部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济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2007年开始文学创作,2012年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首批齐鲁文化之星,首批济宁文化名家、首批济宁市签约制文学艺术家。
已在《文艺报》《青年文学》《芙蓉》《长江文艺》《山花》等报刊发表作品200万字。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无故发笑的年代》《仇人》《火烧》《水煮水》4部,长篇小说《活到死》《创》《孔府民间档案》《仲子路》4部。作品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及年度选本。
曾获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山东省第十三届文艺精品工程奖。
2016年以来发表、出版作品共32篇(部),其中有长篇小说《孔府民间档案》《仲子路》,中篇小说《凡人有疾》《出有车》《病》《脸》《画骨》,短篇小说《二姑弥留之际》《杨清风的一场人生辩论》《画中人》《梁祝》《一颗射不出去的子弹》《回老家》《乡村影像记》《项链》《顽疾》《命根子》《谁在深夜里和我说话》《生死交集》《父亲》《二叔的荣誉》《鼠行记》《苹果》《心乱如麻》《死者的喜糖》《扎根树》《少女青梅的手雷》《父亲》《一碗米》《正午》等。
本报从本期开始,在《文化周末》连载中篇小说《亲爱的小孩》,以飨读者。■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