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孙,2019年8月8日出生,叫朱未易,名字是女儿起的。在产房呆了差不多一昼夜才生下来,确实来之不易。刚好有成语“未易之才”,指无可替代的人才,意思蛮好。
2020年初,疫情防控时小区封闭,半岁的外孙足不出户。2月29日,午睡醒来的外孙乍看到我和妻子,嘴巴一扁,哭了起来——住在同一座小城,四十天后再见,小家伙已不认识外公外婆。
8月2日20点,将满周岁的朱未易,在他家的客厅,由北往南,第一次独立行走5米以上。这个普通的日子,对朱未易非同寻常。
9月16日,家人问哪个是外公,他当即抬手指我,第一次准确指点外公。
10月19日20点,特别喜欢白煮蛋的外孙,发现厨房一只碗里还躺着半个,要吃。我跟14个月的他讲道理:“这半个是留给妈妈的,妈妈吃了,就有奶给你吃。”一个小时后,女儿下班回到家吃半个白煮蛋,外孙没像以前那样讨要,而是愉快地说:“蛋蛋,奶。”一连说了好几遍。一个月后,外孙断奶。
有人问我:“你外孙以后会不会说桐乡土话?”肯定会的,外婆、奶奶均习惯说方言。12月6日,我叫即将十六个月的外孙“裤子脚(jia)管扯(ca)扯落”,他立马照做。
12月27日是星期天,照例陪外孙。我平时出去散步,兴致来了,就吹吹竹叶树叶哨啥的,那天也不例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女儿发来的视频是:“学你吹叶子”。我看了好几遍:外孙两个手掌夹住树叶,嘴巴劲吹,有模有样,且噗噗作响。可我上一天没有半点教他的意思,才这么小,就时常全神贯注大人,然后自己尝试,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小孩。
2021年1月9日,我拿着一个小足球对他说:“看我头球!”没等示范,外孙一把抱过我手里的足球,快速跑走。我正困惑,他来到儿童篮筐前,把球稳稳投入其中。我说的是头球,用前额顶的玩球。由于发音相同,外孙解读成投球了。
1月17日21点,下班回到家的女儿几次逗问,要不要妈妈唱歌给你听,儿子均摇头。一旁的我不经意问:“要不要外公唱给你听?”小家伙立即把手坚定指向我。一下子想不出合适的,随口哼起《拉兹之歌》,还唱了小学时代一首儿歌《我是公社小社员》。
外婆试探着问:“外婆不唱好吗?”外孙立即摇头否决。外婆想唱越剧,我说越剧大多凄婉。然后我就唱了《九斤姑娘》里父女问答的有趣片断:“一根尾巴通天空,一根横梁上当中。上头一记松,下头扑隆咚,拎起来呀满桶桶,问侬阿囡是啥个桶?”“啊呀,格个么就是吊水个吊桶!”
1月29日,在外孙家,我试问:“外婆家在哪里?”他看了一眼厨房里的外婆,把手指向大门,意思是从这里出发,可以到达远处的外婆家。
不一会儿,我又问:“哪本书上有囡囡?”外孙指了指一个较矮的书柜。我说:“怕被你弄破,后来我换了个地方。”他迅即指了指另一侧一个高大的书柜。完全正确,拙著《路上有雪》,第70页有外孙出生才两天的照片。
听到大人说纯净水不多了,小家伙把大人拉到自来水龙头跟前,示意,这个里面水多着呢……
外孙生在夏天,昵称“小夏夏”,眼睛大大,感性率真,喜欢笑,超可爱。男孩朱未易努力适应这个世界,刻苦习得各种本领,正在茁壮成长中、外公我,祝愿他拥有美好的未来。■苗青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