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转新系统 >
(环境)“臭水沟”变身湿地公园——南宁那考河走访见闻
2022-11-27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 作者:汪奇文编辑:
  •   新华社南宁11月27日电题:“臭水沟”变身湿地公园——南宁那考河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汪奇文、梁舜

      初冬时节,位于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的那考河湿地公园,几公里长的河道沿岸,花海、湿地、碧水、散步的人,满目和谐。

      那考河地带曾是一条远近闻名的臭水沟。那时,河道狭窄、荒草丛生、污水直排、气味难闻,附近居民都绕着走。

      近年来,南宁市在那考河实施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提出全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全流域同步启动、统筹推进,实现“一条龙”治水。

      “针对沿岸53个排污口实施‘一口一策’,将流域污水全部截留收集至再生水厂进行处理。”那考河生态整治项目建设和运营方南宁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智勇介绍,他们按50年一遇的行洪标准拓宽河道,提升流域行洪能力。

      那考河社区党委书记周柳杨在此从事社区工作10余年,是社区级河长。她坚持每周巡河两至三次,沿着河边栈道,边走边看,认真检查,同时开启“河长通”App,结合智慧巡河模式,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马上交办。

      “从过去的荒凉之地,到如今周边高楼林立、生活着近4万人的宜居文明社区,凝结着不少人的汗水和努力。”周柳杨说。

      巡查中,记者碰上了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三大队副大队长黄良武,他正带着工作人员,对那考河上游有关企业开展常态化巡查检查。“从源头着手,严厉查处超标排放、违规排放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那考河水系水环境安全。”

      巡查完河岸河道,沿着那考河湿地公园的台阶逐级而上,两侧是“净水梯田”,身后不远处是一片湿塘。再生水厂净化后的水,先流经潜流湿地进行二次净化,再排入河道,实现污水的“全回收、全处理、全回用”。

      如今,改造后的那考河水质清澈,各类花卉和水生植物繁茂。周柳杨说,2017年以来,那考河流域新增水生动植物、飞禽鸟类共38种。河道水体主要水质指标持续改善,2022年主要指标较2017年平均提升约40%,主要水质指标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

      住在公园旁的市民韦如科推开窗户,对面的百亩美人蕉开得正艳,“开窗见绿,开窗见水,开窗见花,我的花园居住梦实现了。”

      每每望着河对面“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几个大字,周柳杨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巩固提升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守护那考河这块绿水青山的金字招牌。”(完)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