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济宁经济 >
健全评估体系 挖掘编制新动能 打造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梁山样板”
2022-08-15 来源:
  • 作者:赵继贞编辑:刘明
  • 健全评估体系挖掘编制新动能

    打造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

    “梁山样板”

    摘要:梁山县明确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内容方法,加强评估工作探索实践,挖潜评估增效特色举措,强化评估结果多维运用,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作为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了解各部门(单位)机构编制需求、保持严控严管与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平衡、保障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济宁市梁山县以盘活用好调优机构编制资源为出发点,着力探索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的实践经验,为下一步全面开展评估工作提供“梁山样板”。

    一、夯实“基础点”,明确评估工作内容方法

    一是确定评估工作内容方向。围绕评估“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成效”三个方面确定主要内容。“工作目标”主要是建立运行有效的评估工作体系,包括“行政+事业”统筹评估、“定性+定量”客观评估、“内部+外部”全面评估的评价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制度规定。“主要任务”主要是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可使用性的评估工作模式,包括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指标体系、完善流程方法等内容。“工作成效”主要是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包括作为调整机构、配置职能、理顺体制机制、机关履职考核、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依据。

    二是明晰评估工作方式方法。结合职能运行监管、跟踪问效等工作,在规范评估方式、创新评估流程、加强部门联动、强化结果运用等4个方面进一步研究细化,出台《梁山县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试点工作方案》,探索构建以履职尽责情况和相关效益、机构编制实际配备、机构配置效益、编制和领导职数使用效益、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对比赶超参照、科技研发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8个方面作为评估主要内容,以日常监管、重点评估、社会评价为主要评估方式的新模式。

    二、把准“关键点”,加强评估工作探索实践

    一是健全领导体系。成立由编办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业务骨干为成员的评估试点工作专班,并下设调研协调组、实地评估组、现场谈话组和文字材料组,专人对接县科技局、县科协、县商务局等7个评估对象,负责宣传解释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的目的意义、实施步骤等,切实增强各部门对评估的认同感。建立专班“一天一碰头”工作模式,及时调度评估工作,确保工作组织有力,配合有序。

    二是明确工作步骤。将评估工作划分为工作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和总结上报阶段,细化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围绕评估内容、指标召开工作培训会,充分听取7个评估对象的意见建议,科学设计评估附件,做到评估与调研同行。参考评估对象近几年的巡察报告、审计报告、选人用人报告、机构编制重要事项报告等已有结果,并依托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对人员入编、减编进行大数据分析,带着问题真实全面评估部门机构编制实际运行情况。

    三是加强评估分析。汇总三级指标得分、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满意度访问等多种结果,综合分析机关工作履职情况、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督查反馈问题、信访举报事项、市民热线等,逐家反馈评估意见建议,形成“一部门一报告一清单”,切实发挥评估“探照灯”和“透视镜”作用,提升工作实效。

    三、瞄准“创新点”,挖潜评估增效特色举措

    一是深化学习宣传,提升认知水平。为确保被评估对象能够全面真实的反映机构编制运行情况,深刻认识到评估对部门精准履职、干部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以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年”活动为契机,加强机构编制系统干部业务培训,将评估工作纳入到今年重点学习科目,通过召开专题研讨、PPT讲解等多种形式,让每位从事机构编制工作的人员深刻领会到评估的重要意义和相关要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抓“关键少数”,组织开展“致党政群机关主要负责人的一封信”活动,面对面介绍评估程序,解答机构编制相关问题,切实提高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评估的认识,切实发挥出“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并不断放大“绝大多数”的“群雁活力”,对下一步全面开展评估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二是注重整体设计,加强评估实效。结合机构编制评估工作需要,我县科学制定出一套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对保障评估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提前于先行先试的地区交流评估经验和做法,借鉴其采取的评估方式和流程,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方便我们在前期评估准备过程中可以提前思考,想好措施可以解决。另一方面,不打“无把握之仗”,尽量采取量化考评的方式,全面设计评估指标和评估附件,并选择我县“三重”工作与机构编制配置情况作为此次评估侧重点,经过与评估对象的沟通交流,本着全面易操作的原则,优化设置了履职尽责情况和相关效益、机构编制实际配备等7个一级指标共计110分,并逐一分解到24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其中针对评估对象主责主业的不同专门设计了4个特色指标,占总分的9%左右。同时优化了《评估试点工作时间配档表》、《评估调查问卷表》、《满意度调查问卷表》等7个评估附件,根据谈话对象负责工作领域的不同,提前谋划出谈话提纲,让提出的22个问题更具有引导性、针对性。通过前期整体设计,可以对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进行横向、纵向深度对比,确保能达到评估预期目标。

    三是强化内外联动,加强队伍建设。为解决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唯一评估主体“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问题,我县在评估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特别注重评估队伍的开放向和多元化。比如聘请熟悉机构编制管理和评估工作、在所在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的领导和专家共计5人,作为“专家陪审团”,提供评估咨询和帮助。另外,与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关和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沟通交流,调取他们已有的监管结果作为参考,必要时邀请他们一并参与评估工作,同时为保障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我们委托第三方承担数据分析和社会调查等任务,以“跳出编制看编制”的视角,去评判机构编制工作,提出意见建议。通过构建多元评估格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更好得发挥出评估的作用,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四、建立“连接点”,强化评估结果多维运用

    一是优化资源,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配置职能、理顺体制机制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机构编制核定与部门履职相适配情况,动态调整机构编制事项,同时作为“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的重要参考,进一步明确权责关系,杜绝重权轻责、相互扯皮、人浮于事的发生。针对涉及体制机制的综合性问题,将统筹研究解决方案,实现一次评估、整体推进,继续做好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后半篇文章”。

    二是跟踪问效,促进机关高效履职。聚焦部门主责主业,结合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将评估结果作为职能运行监管的重要参考。对7个评估对象,先行探索“1+X”职能运行监管新模式,并结合“六优化六提升”活动,对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机制等6个方面进行精准化监管,将评估结果与部门工作职责履行情况考核相挂钩,做到以评估促履职、以评估促提升,引领部门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效能。

    三是查摆问题,严肃编制工作纪律。对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线索移交,并纳入问题整改台账,限期整改逐一销号,保持机构编制的“刚性约束”。另外,将评估发现问题与机构编制调整事项进行深度融合,并与部门编制数和领导职数使用挂钩,针对在规定期限无法整改的部门,将暂停受理机构编制申请或核减编制数,树立机构编制的“红线意识”。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