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邹城经济开发区成功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和服务实训基地,成为济宁市唯一以开发区为主体申报的专利服务基地。为进一步推进专利审查和服务实训基地建设,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邹城经济开发区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服务体系,以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为抓手,让知识产权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原动力”。
开展零距离服务助力企业发明专利申请
知识产权对企业而言,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更是体现企业自主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开发区积极创新工作模式,着力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一是向辖区企业讲解专利的申请流程、授权条件、保护措施等规范标准及优惠政策,主动倾听企业在知识产权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积极协调解决方案。二是重点深入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进行精准对接,为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身制定服务方案,提供专利申请的“全链条”指导。截止目前,开发区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已达105家。今年上半年,辖区企业新增发明专利63件,同比增长26%。
培育高价值专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根据企业专利布局现状,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对高端化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等产业企业进行精准指导,帮助企业深入挖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维持年限等专利资源,建立高价值专利重点企业培育库,大力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详细了解辖区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以及知识产权拥有情况,普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政策,征求企业在融资方面的意见建议,积极引导银企对接,持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惠企质押融资工作,解决企业融资“难、贵”问题。有效推动了专利申请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实现专利申请数量质量双提升。
加强产学研合作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开发区利用好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和服务实训基地的契机,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开展发明专利创造和科技创新工作,加强辖区企业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发区累计建设企业人才飞地6家,柔性引育院士、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46人。今年上半年,共组织11家企业及团队申报“赢在济宁”创业大赛,组织2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5家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搭建各类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11个,完成技术交易额7000余万元,重点推进荣信集团与青能所、泰山玻纤与山东大学、兖煤黑豹与中国矿业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在增加开发区专利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专利和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园区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下步,邹城经济开发区将切实做好专利审查和服务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培训和指导,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打造知识产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