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头条 >
文明之美看东方丨穿越时空的古籍是这样“活”起来的
2022-07-21 来源:现场云
  • 作者:编辑:李玲
  • 古籍

    留存着文化的墨香

    是中华五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本见证

    古籍修复师们

    日复一日埋首案台

    在指尖化腐朽为神奇

    延续着古籍久远的生命

     

    岁月的流逝中

    一些珍贵古籍颠沛流离 历经坎坷

    明代皇家文献《永乐大典》

    曾被拿来糊鞋底

    敦煌遗书被老鼠啃咬

    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杜伟生

    对这些面目沧桑的古籍印象深刻

     

    喜爱古书

    是杜伟生从小就培养的爱好

    几十年来

    他经手修复的古籍不计其数

    创造性地发明“掏补法”

    用洗衣机自创纸浆补书机

    把有颜色的中药拿来挨个试色

    ......

    每一次修复

    都仿佛一场充满未知的征途

    挑战着修复师的耐心、技艺与创造力

     

    古籍修复的理念也在更新

    从前讲究的天衣无缝 焕然一新

    已不再是最高境界

    “修旧如旧 最小干预”

    才能对古籍起到更大的保护

     

    科技在发展 年轻血液在加入

    现代仪器与传统技艺碰撞出别样的花火

    修复组里的年轻人

    专业不同 擅长领域不同

    但在古籍面前

    他们都怀着同样的敬畏与热忱

     

    重器凝万古之志

    典籍汇千载之思

    方寸之间越千年

    古籍修复师不仅仅是在

    修复一个个老物件

    从他们指尖流淌开的

    是中华民族灿烂鲜活的历史与文明


    策划:李龙师

    监制:张书旗 文晶

    文案:陈梦婕 钱琪(实习)

    编辑:张芸梦 王楚天


    来源:新华社现场云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鸣谢:国家文物局

    国家图书馆

    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抖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