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头条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兵团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
2022-07-18 来源:新华网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7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参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会见了兵团老中青三代建设者代表,考察一四三团。

    习近平总书记对兵团干部职工说,看到兵团改革发展得这么好,内心十分高兴,兵团广大干部职工也应该为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自豪。兵团的战略地位不可替代。希望大家发扬兵团精神,继续努力、深化改革、脚踏实地、再接再厉,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屯垦兴,则边疆宁。

    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启新中国屯垦戍边新篇章。

    彼时的新疆,百废待兴。发展生产,改变当地一穷二白落后面貌,成为兵团成立之初面临的一场“硬仗”。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兵团人扎根沙漠周边、风头水尾,靠手拉肩扛,在戈壁荒漠上兴建家园,开创共和国屯垦戍边伟业。

    2022年4月19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在棉田作业。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从无到有,建起一座座城镇、一片片绿洲,兵团人牢记初心、开拓进取,兵团在屯垦戍边、促进新疆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兵团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要积极稳妥落实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把兵团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出来。

    斗转星移六十余载,天山南北沧桑巨变。

    上图为20世纪50年代,石河子开发前的面貌(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提供);下图为石河子夏日美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宣传部提供)。新华社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动形成以城镇化为载体、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发展新局面。

    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14个师、11个兵团管理的自治区直辖县级市、170多个团场,2021年兵团生产总值达3395.61亿元。兵团综合实力不断壮大,不仅成为新疆工业的重要奠基者,更成为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4年考察新疆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定位,他指出“充分发挥兵团作为安边固疆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近年来,从全国各地引进的干部、专业人才和劳动力源源不断投身新时代兵团事业,汇聚成维稳戍边钢铁长城的新生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考察中强调,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

    展望未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必将续写新的荣光。

    策划:张旭东

    统筹:张晓松、王绚

    主笔:范思翔、何军

    视觉 | 编辑:吴晶晶、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