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郭晓璇)当前,我市进入主汛期强降雨最为集中的时期,全市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确保养老机构等240余家民政服务机构和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等9.7万特殊困难群众以及流浪乞讨人员安全度汛。
市民政局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民政服务机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题会议、周工作例会调度推进汛期安全管理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民政服务机构高温汛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导基层民政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落实防范应对极端暴雨天气“20条措施”。
组织全市214处养老机构对房屋情况、地势低洼容易造成内涝、排水沟渠管道设备状况等方面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到位。其中,因济宁经开区疃里镇敬老院地势低洼,容易造成内涝,第一时间将66位老人转移至嘉祥县九如城康养中心并签订托养协议;因梁山县马营镇敬老院地势较低,将33名老人转移至梁山街道敬老院供养。
7月份以来,市民政局成立由局班子成员带队的4个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组,聘请第三方安全专家参与,对14个县市区进行全覆盖抽查检查,确保疫情防控、消防、食品、房屋、燃气和服务质量等各方面安全。全面关注、持续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困儿童、困难残疾人以及低保边缘家庭等困难群众的监测救助和关爱帮扶工作。恶劣天气时,加密走访探视频次,对突发性生活困难的,第一时间落实“济时救”临时救助政策。二季度以来,救助临时遇困群众1539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341.4万元。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加大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巡查救助力度。各级民政干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值班员24小时值班、民政干部“一对一”包保民政服务机构等制度,保证应急指挥机制时刻处于激活状态,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