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济宁城事 >
我市扎实做好疫情期间流浪乞讨人员保障工作
疫情防控 你我同行丨帮助54位特殊困难人员安全返乡
2022-07-14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救助管理机构切实将流浪乞讨弱势群体的利益放在首位,科学研判、精准施策、主动作为,切实做到抗疫情、救急难、兜底线、强保障。上半年全市各级救助管理站共接待各类救助对象286人次,帮助54位特殊困难人员安全返乡。

    外防输入,打造防控缓冲带

    深化防疫保障机制,严格实行分区域封闭式管理制度,将救助站划分为接待区、求助区、独立观察区和工作区,工作人员严格落实24小时驻站管理,目前全市各级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疫苗接种率已达100%。落实落细各项防疫措施,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入站,所有入站人员做好测温扫码等常态化防疫措施,对入站求助人员及时按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并加强护送任务的疫情防护工作,对有疫情的地区暂停护送,返乡人员先核酸检测后返送。

    开展“夏季送清凉”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

    按照“兜底线、救急难”的工作原则,积极主动开展街面巡回救助,为应对高温、寒潮等极端天气,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极端天气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活动区域车站、码头、涵洞、桥梁等重点区域排查,做到应救尽救。对不愿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发放防暑物品、御寒棉衣、救助“爱心包”和防疫口罩。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在高温、寒潮天气下得到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让他们感受到政府温暖和社会关爱。

    开展生活照料服务

    积极探索新模式,购买服务机构进行站内生活照料,让受助人员有“家”可依,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配备医务人员、护理人员,24小时护理照顾,做好每日监测体温记录、定期核酸检测,受助人员全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第三针接种,落实责任管理,制定站内托养机构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建立站内照料人员档案及相关护理台账。

    强化保障,防疫救助两手抓

    疫情冲击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压力增加,我市各级救助管理机构积极整合资源,全方位开展巡查救助工作,对主要路段,地下通道、车站桥洞等加大街面巡查力度,今年以来,共计开展巡查230余人次,发现并救助162人次。妥善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安置工作,救助时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来源地摸排,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并做好劝导及防疫工作,受助者入站后采取一人一房制度。

    开展救助寻亲工作

    积极主动链接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多渠道、深层次的救助寻亲工作方法,在市民政局和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2月“警民同心·让爱回家”联合寻亲救助合作行动正式启动,利用大数据平台,结合“人脸识别”技术、“今日头条·寻亲服务”推送、全国救助寻亲网等途径,切实提高受助人员身份核实成功率。利用现代化高科技信息技术帮助更多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妥善安置。

    创新源头治理新模式

    “3+4+2”源头治理新模式,即3个台账+4级救助联动+2个服务队伍。引导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源头治理工作,组建“源头治理回访队”“医疗义诊帮扶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易走失人员外出流浪。重点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人员实行精准帮扶。(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郭晓璇)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