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李胜男 通讯员 卢璐 任向阳)记者昨日从任城区济阳街道采访获悉,今年以来,该街道将诚信“善治”融入到社区治理、居民自治、社区共建、物业服务各个环节,建立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提高辖区内居民、商铺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了建设“诚信济阳”的浓厚氛围,助推社会治理上台阶。
该街道积极探索打造玄帝庙诚信一条街,运河沿岸诚信文化街区,摸排商户服务类型和居民需求,与商户签订诚信协议,发放诚信商户牌匾,居民可根据自己的信用积分到诚信商户享受相应的优惠。高标准建设5处“信用超市”、5处“诚信驿站”,目前已分别建设完成了2处。居民可以使用自己的信用积分在信用超市中兑换需要的货品,激发了居民践行诚信的积极性。此外,该街道还在龙行、电苑两处信用建设示范社区的基础上,筹备新建了草桥口、运河社区信用建设示范社区,目前基础设施已完成建设施工。
为了让市民了解诚信理念,近期,该街道在太白国际广场、快活林广场相继开展了“信用建设走进小区 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通过向商户和居民发放宣传材料、答疑解惑等方式,向辖区居民、商户讲解了个人信用积分、信用政策、诚信文化,以及失信方面带来的严重后果,提升辖区居民对信用的认识程度,约束居民不文明不诚信行为,积极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和经营运作中诚信守礼,让居民既是信用的践行者和实践者,也是信用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形成人人做诚信人、办诚信事的浓厚氛围。
“我们常态化开展‘信用+’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信用+’志愿服务队伍24支,每周至少开展两次志愿服务活动,每个社区每月开展1次“信用之星”月度表彰,加大志愿服务的正向激励,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与持续性。”济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把无形的道德标准转化为有形的信用激励,从而激发了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居民心中落地生根。
该街道社会信用中心联合民政办、社工站发起“幸福在身边”特色项目,完善覆盖城乡、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开展困难群众慰问走访,在落实好救助政策基础上,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帮扶。进一步聚焦群众期盼度高、惠及面广、获得感强的民生实事,创新落实民政惠民政策措施,更好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通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理念逐步在辖区中成为常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机关干部徐珀璞、火场救人的社区书记文满义、纾解群众危困的八一志愿服务队、义务缝补衣物的老妈妈针线坊、穿梭在小区街巷谈心聊天的小板凳宣讲团……“信用之星”不断涌现,文明诚信蔚然成风,信用体系建设真正成为了服务社区工作、助力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