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头条 >
面对面:逐梦星辰
2022-07-12 来源:央视网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央视网消息:2022年4月16日,结束183天的太空之旅,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返回地球。经过两个多月的恢复,他们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离开地球的半年里,神舟十三号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的航天纪录:中国女性首次出舱活动、中国人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神舟飞船首次快速返回等。这个由一名“60后”和两名“80后”组成的航天员乘组平安归来,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同时拉开了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大幕。


      记者:在天上睡了半年,回到地球上睡得着觉吗?

      翟志刚:刚回来的时候到了地面,往床上一躺,不论那个床有多软都硌得慌。在这个空间站生活,最能想起地面生活习惯就是喝水、大小便、早晨起来洗脸、运动之后洗澡,那是在地面上我们认为最常规的东西,是在天上最怀念、最想念、又实现不了的东西。


      2021年10月15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领命出征。这是翟志刚第二次作为飞行乘组指令长率队出征。2008年,他曾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完成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那次“太空漫步”,翟志刚走了19分35秒,而为再度征战太空,他走了漫长的13年。


      记者:2008年执行了神七任务之后,有没有想到又隔上十来年才有下一次机会?

      翟志刚:神七飞完之后也没有说如释重负。我一年365天除了周六、周日,所有学的训练的都是飞行的东西。

      记者:万一人家不选你,你不就亏了吗?

      翟志刚:不选咱没有关系,我具备飞行条件,等哪一天不具备飞行条件了就坏了,就当不了航天员了。


      人群中的小女孩,让人们把目光更多集中在女航天员王亚平身上。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时,这位“太空女教师”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课。8年之后再度出征,她的内心多了一丝牵挂。

      王亚平:对我本身来说最大的一个差别就是上一次我没有孩子,这次有女儿了。当天我确实也找了一下,穿粉红色的小衣服,在喊着妈妈、妈妈。听到之后,我其实只看了孩子一眼,就把目光收回来了。我感觉自己立马眼泪就出来了。那会儿确实不太敢多看,怕有更多牵挂。


      三人中,41岁的叶光富是第一次执行飞天任务。从2010年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开始,他的太空首秀,等待了11年。

      叶光富:我更多的是珍惜,珍惜每一天。我内心也给自己说了一句,叶光富,你终于可以飞行了,你可以的,加油!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搭乘长征二号F火箭划破苍穹,飞向太空。约6.5小时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一舱三船组合体。刚刚送走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的中国空间站,迎来了新访客。

      为了保障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可以将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尿液、水汽等废物转化成为饮用水和氧气等物质,实现空间站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记者:你第一次去喝这个再生水的时候什么感觉?

      叶光富:可能大家对再生水的来源是汗液甚至尿液生成的,多少心里有些膈应,很正常。其实早期我们心里也会有这种想法,但是也没问题,都是通过重重过滤、层层把关,最终检测合格的水。而且这些水都是达到饮用水标准,甚至是远远优于饮用水标准。经常他们神十二开玩笑说上面有我们好多再生水给你们留下了,你们好好品一品。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6个月的“太空出差”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每天晚上10点左右熄灯休息,中午有两个小时左右的午休时间。然而,长时间在失重密闭环境中生活,对人的生理、心理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记者:你觉得作为女性会比男性更明显一些吗?

      王亚平:我觉得更明显,像我一上去我就把我和姑娘的照片、全家人的照片,姑娘写给我的贺卡都贴到了我的睡眠区。每天白天有时间看一眼,晚上睡觉之前看一眼,真的是很想念。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安排有两次出舱任务。第一次出舱任务由翟志刚和王亚平执行,叶光富在舱内配合支持。

      2021年11月7日,翟志刚打开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这是他时隔13年再次和太空亲密接触。

      记者:这一次出舱,感受有什么不一样?

      翟志刚:我以前都是双手扶着,我现在改单手扶着了,我单手还可以转个向。第一次出舱任务就是人能出去,能够简单爬行,把舱外的东西拿回来,人再回来,神七任务就圆满成功了。现在再出舱,就跟我们第一次出舱完全不一样了。


      这种变化,体现了中国航天的进步,也反映了中国航天人努力前行的逐梦之路。翟志刚,1966年出生在黑龙江省龙江县一个小乡村,家里兄弟姐妹多,父亲长年卧病在床,靠着母亲卖炒瓜子,翟志刚才得以完成学业,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1996年,30岁的翟志刚经过重重选拔,于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

      翟志刚曾先后入选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任务的备份航天员。2008年,他担任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指令长,成为我国“太空漫步第一人”。之后,他又先后入选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备份航天员,并最终搭乘神舟十三号重返太空。


      2003年10月15日,问天阁前,翟志刚送战友首征太空。这次直播,深深地影响了当时23岁的山东烟台女孩王亚平。

      王亚平:我心里面突然之间有一个热血沸腾的想法,中国现在有自己的男飞行员,有自己的女飞行员,现在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在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飞天梦,但是没有机遇。2009年我第一时间报了名,我的父母知道之后他们起初是不赞成的。我爸那个时候跟我说,你在地球上飞一飞就算了,你还跑到地球外面去飞,太危险了。


      2010年,而立之年的王亚平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与她同时入选的还有她的同龄人叶光富。叶光富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农村家庭,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毕业后,叶光富按照指示频繁调动工作,先后辗转多个省份,改装、驾驶过5种战斗机机型。入选航天员之前,叶光富已经安全飞行超过1100个小时。

      虽然飞行员是最接近航天员的职业,但天空和太空一字之差,却是巨大的跨越。航天员除了要完成基础理论学习、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等8大类上百门挑战身心极限的科目训练,更要面对心理的煎熬和挑战。

      王亚平:飞行员的训练其实也是很艰难的,飞行员的考验我都能过来,航天员没有什么,但实际上真的不一样。那个时候真的就是每天从早上起床开始就是学习上课,我在飞行飞天之前三年的时间里没有踏出过航天城的大门一步,没有出去逛过一次街,北京出去之后我一无所知。

      很快,王亚平就迎来了自己的太空首飞。2013年,她随神舟十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远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王亚平化身“太空教师”,为全国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开展太空授课,而此时她的队友叶光富还在等待。

      记者:看到你的同伴能够上去了,但是你还在地上还没飞天的时候,心里急还是不急?

      叶光富:着急,因为为这个航天付出不光是自己、团队包括家人都在默默付出奉献,自己内心肯定一直希望能够尽早实现自己飞天梦。除了羡慕之外,内心还是承受了一些压力、一些焦虑,甚至还有一些煎熬,这个过程确实还是比较痛苦。


      3个“感觉良好”迅速火遍全网,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被网友们称为“感觉良好乘组”。与13年前不同,翟志刚的这次太空行走是由机械臂托举转移至作业点。

      随后出舱的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在太空行走的第一步。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翟志刚和王亚平顺利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舱外典型动作测试,舱外互助救援验证等作业。一个多月后,叶光富打开舱门并率先出舱,与师兄翟志刚一起执行神舟十三号第二次出舱任务。


      除了两次出舱任务,神舟十三号还开展了两次太空授课活动,三位“太空教师”在“天宫课堂”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两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王亚平:不仅仅是收获感,那是一种幸福。我们同事小伙子就跟我说,他说王老师您知道吗,我其实就是当年您在太空授课时坐在地面课堂的学生之一,我当时一下特别震惊。

      记者:其实不难理解,因为2003年的时候你也是看了杨利伟当时的直播,改变了你自己的梦想。

      王亚平: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梦想的传递,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播撒种子的那个人。

      6个月的太空生活,除了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更多的是按部就班的日常。在轨期间,三位航天员要完成多项科学实验,涵盖了空间物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天文探测等领域。同时他们还要接受高频次、耗时长的心理问卷调查,以便地面及时调整对他们心理支持的内容、模式和时机。


      2022年3月27日,天舟二号收到了撤离指令,它将以再入大气层销毁的方式谢幕离场。在天舟二号完成使命半个月之后,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重返地球,与家人团聚。

      王亚平:其实在机场第一眼看到女儿的时候,我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摘星星是任务之前宝宝交给我的任务,也是我对她的承诺。这上面是有字的,可以看到平安、快乐、圆梦、胜利、幸福。

      返回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相继完成了隔离恢复、疗养恢复阶段各项工作,已全面转入恢复观察阶段。在完成恢复期各项工作,进行恢复健康评估总结后,他们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

      叶光富:我们现在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把自己的身体心理各方面状态恢复好。因为下一步就还要接续为太空战场去打拼去征战。


      翟志刚:我觉得这一辈子当航天员是值得的,是不后悔的,它让我付出了那么多之余,它也给予了我丰厚的回报,这种情缘也不可能到我退休以后就彻底跟航天割舍了,永远也不会。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