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青春无悔 向光而行
——记汶上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 县援沪医疗队队长王丹
2022-07-07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掌上济宁讯(记者  谷常浩)今年38岁的王丹,现任汶上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工作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提高护理技术,为重症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疫情防控中主动请战,承担责任,作为汶上县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队长,积极参与对沪援助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2012年7月,经过选拔,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王丹成为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面对新的角色,她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示范带动能力、团队指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她带领激励护士团队,面对各种急危重病人,将各式复杂仪器设备的操作和护理技术烂熟于心,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协助医生作出处理,以积极向上、救死扶伤的精神,团结科室共同完成护理工作目标。

    特别能吃苦,是ICU护士对王丹的评价。因为疫情防控抽调科室人员,为了分担其他人的担子,她带头加班加点地奋战在第一线,最长的一次连续工作48小时,每一次心惊肉跳的抢救都是对生命最高尚的尊重。因为敬畏生命,她更加懂得性命相托的责任重大,见证即将枯萎的生命重新绽放光彩成为她最欣慰的时刻。

    在十余年的护理工作中,王丹先后被汶上县评为“优秀基干民兵”“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巾帼建功岗位明星”,获济宁“首届读者心目中的好护士”和“五一巾帼奖状”,获山东省“天使杯青年护士心肺复苏技能竞赛”优秀奖等。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王丹积极响应院党委的号召,义无反顾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查码测温、核酸采集、集中管控、进舱守“沪”……她用奉献践行诺言,用真情传递大爱,用生命守护生命,是当之无愧的“最美逆行者”。

    今年3月,作为县援沪医疗队队长的王丹,带着汶上县人民医院其他11名队员随山东省医疗队奔赴上海。从开始协助承担徐汇区6个核酸采集点工作,冒着高温12个小时滴水未进,采集标本7000余份;到先后负责两所方舱医院管理,累计收治患者362人,出舱102人,治疗护理5462人次,核酸采集1601人次,进出舱的次数达到28次。

    “援沪是一次人生的历练,也是一次生命的救赎。”方舱建立初期,王丹既是医务人员,也是搬运工清洁工,4层的方舱医院上下来回搬运医疗用品、生活物资。在方舱工作的第一晚,8小时共收治了236位病人。由于疲劳过度,她出现了虚脱、恶心状况,却依旧坚守在第一线,没有出现一次脱岗现象。每次入舱前,她都要穿上尿不湿,全副武装层层防护,10多个小时不能进水进食,身上汗水浸透,脸颊留下深深压痕,饮食毫无规律,生物钟完全被打乱……尽管辛苦,当看到一个个出舱患者开心的笑脸,王丹却倍感欣慰。

    王丹带领汶上县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把医院“德术并举 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融入到方舱管理中,与当地群众并肩作战、守望相助。援沪队的工作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50天里她们收到了30余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和自制的小礼物,并在方舱医院护理创新案例比赛中4人荣获二等奖,6人荣获三等奖,2人荣获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方舱之星”称号。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