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 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以“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文明实践”为主题,深入开展“五为”志愿服务,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打造用心、贴心、暖心的“为老”志愿服务品牌,把暖心服务送到老人身边。
老有所学—“智慧助老,玩转手机”
为帮助老年人搭上互联网时代的快车,解决老年人可能“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手机的现状,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开展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采取培训和面授相结合的形式,手把手教老年人玩转智能手机。老年人关心的有关智能手机应用的内容有效整合,建立固定菜单,比如“微信、支付宝使用”、“如何出示健康码”、“手机乘车码乘坐公交车”、“手机预约挂号”、“抖音短视频”等。志愿者逐一介绍软件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现场教会老年人智能手机的基本运用操作,让辖区老人们享受现代科技发展的福利,丰富了精神生活。
老有所为—“搭建平台、发挥余热”
接庄街道为老年人“老有所为”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老年人“传帮带”作用,先后推出了以常营村腰鼓队为代表的广场舞团队和三贾新村麦秆扇编织等文化服务品牌;营造读书氛围 打造特色书香机关,举办了“开卷有益、书香接庄”主题宣讲会,邀请有专长的老年人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读书分享;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培育本土庄户剧团,邀请区外演出队伍等老年文艺团体走进村居,为群众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
老有所乐—“主题活动、情暖夕阳”
为了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区,拓展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使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充满乐趣,举办“节日相伴爱心端午”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系老年人,共享中秋情”慰问活动、“九九重阳节 夕阳展风采”趣味套圈活动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趣味及慰问活动,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递进的关系强化老人互助支持的模式,在活动中既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身体,增添了生活乐趣,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
老有所养—“幸福食堂、食有所依”
为解决村内空巢、独居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接庄街道打造老年人的“幸福食堂”。以“幸福食堂+”为平台,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将公益服务和社区养老有机结合, 除了能够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还为他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和空间,一边吃饭一边唠家常,能够给予老年人需要的精神慰藉,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和焦虑感,增加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幸福食堂”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特点、用餐习惯和时令季节变化,搭配个性化流食、素餐、无糖餐等。在保证食用安全、健康营养的前提下,为老人们提供实惠可口的饭菜。从“吃饭难”到“吃好饭”,幸福食堂传递了为老服务的温度,也奏响了惠民生聚民心的“最美和音”。(通讯员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