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孙逊 通讯员 周昊)审批事项全程网办,内河航运一路通畅。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战略目标,创新内河航运审批模式,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再造审批环节流程,实现内河航运事项“全程网办”,在全省率先核发内河水运经营许可电子证照,全力助推我市港航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针对内河航运经营活动范围广、周期长的特点,将审批服务由“窗口办理1.0版”“下沉湖区服务船民2.0版”,升级至“全程网办3.0版”,联合大数据中心研发内河航运审批系统,打通省交通运输厅专网数据,将具体承接的五大类20余项内河航运业务全部实现“全程网办”。这样一来,航运企业和从业人员便无需奔波往返两地提交纸质申报材料,处于国内任何航区均可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截至六月底,总计办结线上申报事项1216件。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通过实施内河航运审批改革,我市广大船民和企业不必前往市为民服务中心现场提报申请材料,通过手机线上办理相关业务,节约近三分之二办证时间,大幅降低航运主体经营成本。
率先应用电子证照,强化审批监管协作。5月19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推广应用交通运输行业电子证照的通知》,协同推进证照数据的部门联调、申请核发、证照归集等各项工作。5月24日,核发全省首张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许可电子证照,年内将普及内河船舶营业运输证、新建内河普通货船运力备案等三类高频内河航运事项电子证照。船舶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可通过“爱山东”APP、济宁政务服务网等线上途径实现我市内河水运行业电子证照的同时出示,有效解决船民遗失、损毁证书问题,杜绝证书造假现象。他们还持续强化审管无缝衔接,积极融入交通运输部省际运输船舶营运资格信息校验共享机制,外地水运执法部门在实施行政监督检查过程中,通过扫描济宁籍船舶电子证照二维码即可获取许可信息进而核实真伪。
集成内河水运事项,数据赋能政务服务。持续深化“双全双百”工程,全面梳理总结航运企业及从业人员实际办事需求,集成推出“内河水运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开辟济宁政务服务网主题板块,整合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安全环保证书、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等六类事项,实现“一网通办”。通过重新设计申报表单,删减重复申请材料,统一标准要素,同步编制“零基础”标准化模板,申报环节提供“点餐服务”选项内容,办事企业仅需提报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即可一次性办结多项业务,改变以往运营主体办理不同关联事项填写多张表单、提报重复材料情况。通过集成优化,变更航运企业法人、经营地点等简易事项实现“秒批秒办”“静默审批”,压缩时限90%以上,航运企业及广大船民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我们将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胆略气魄,把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锐意开拓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为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贡献力量。”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周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