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热点 >
“喜羊羊”变身“摇钱树”——一个山东乡村的产业致富之路
2022-07-02 来源:新华社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新华社济南6月29日电  题:“喜羊羊”变身“摇钱树”——一个山东乡村的产业致富之路

    新华社记者王志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在位于鲁西的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烟庄街道后十里铺村,36岁的养殖户沙德华早上六点多就起床,跟几个工人一起搅拌中草药饲料。他家院子里,十个养殖棚整齐排列着,2000多只羊在离地半米高的高架上吃起了饲料。

    在冠县烟庄街道后十里铺村,养殖户沙德华家的2000多只羊。新华社记者王志 摄

    “我们喂羊的饲料里添加了发酵后的麦冬、地黄、茯苓等中草药,不仅羊生病少了,而且肉质细嫩、膻味小、口感好,价格也高。去年,我靠这些‘喜羊羊’纯收入100多万元。”沙德华自豪地说。

    后十里铺村全村有509户、1489人,其中回族1280人。后十里铺网格党支部书记李正伟告诉记者,村里一直有养殖肉羊的传统,但过去家家屠宰的“散乱小”养殖模式,导致成吨污水在村里横流,味道大不说,苍蝇多得连窗户玻璃都能糊上,而且增收效果差,是远近闻名的穷村。

    为搬掉环境污染这个制约产业发展的“拦路虎”,后十里铺村组织全村养殖户规模经营,引领群众“抱团”致富。

    李正伟说,2017年村集体流转53亩土地入股,群众每出资1万元为1股,共筹资501万元成立村集体企业,建成年屠宰量80万只的现代化屠宰线、日处理污水1000吨的污水处理厂以及大型冷库,上接养殖、下联销售,彻底改变以往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实现“羊”产业提档升级。

    沙德华给记者算起了“生态账”和“经济账”:把羊养在架起来的镂空水泥板上,羊粪掉在地上,羊不与粪便接触,减少了疾病发生率;养殖户在微信群里报上时间和屠宰数量,屠宰场就上门来拉羊,集中屠宰减少了环境污染,平均每只羊的屠宰成本还降低15元;当羊肉价格低时,可以放在冷库储存起来再择机销售,提高了抗市场风险能力。

    后十里铺村还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等合作,探索中草药喂羊新技术。山东省科学院研究员王志胜说,通过在羊饲料中加入发酵中草药,提高羊的抗病性,平均每只羊用药成本节省近200元。由于实现无抗生素养殖,每只羊能长出10多斤高品质的“雪花羊肉”,每斤市场价达到100元,较传统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提高三分之一以上。

    “村民只管养好羊,屠宰、销路啥的都不用操心。现在,我们村的羊销往河南、安徽、浙江等多个省份,很多客商都是慕名前来采购。”李正伟说。

    烟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刘飞说。2021年,后十里铺村集体经济收入210万元,目前全村羊存栏量25万只,年出栏量80万只,实现年产值30亿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

    后十里铺村全貌。(受访单位供图)

    产业兴旺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如今,后十里铺村内道路全部扩宽硬化,路灯“户户通”“路路亮”,还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党建文体健身广场。一条条笔直的道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勾勒出一幅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美好画卷。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