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曲阜6月26日讯(记者 徐斐)近年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在推进落实“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中,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今天在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活动现场,全省16市集中展示了各市文旅产业的新亮点、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特色。
这是一串闪着亮光的珍珠:省会城市泉城济南,成功创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以及2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着力打造全国首席泉水生态文化标志区;济宁市全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创新发起全国唯一一个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尼山圣境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成为山东文旅新地标;海滨城市青岛,持续推进总投资额2500多亿元的100余个重点文旅项目,荣获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称号,今年又获评国务院首批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域激励城市;淄博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标杆城市、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指引,全力打造文旅新高地;枣庄市“匠心枣庄”文创产业集群,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入围“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东营正在全力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规划建设石油主题公园、黄河文化园等,向世界展示东营的活力开放;烟台“两核两带三高地”发展格局加快隆起,累计完成文旅产业投资突破700亿元,着力打造滨海旅游、旅游度假区、葡萄酒等全国、全省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潍坊市“文化+科技”双赋能景区核心竞争力提升,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齐鲁文化生态保护区落户这里,建成全省第一家手造博物馆;泰山秀城·老街,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之一,九女峰乡村度假区荣获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跻身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优选项目行列。
威海市高标准打造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串起了全市90%以上文旅资源,将全市变成一个没有边界的大景区,带动威海目的地热度上涨492%;日照以业态融合为抓手,以优化服务为目标,做好“旅游+”文章,进一步打响“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品牌,打造了306公里的“经山历海”专属自驾游线路;临沂市谋划“红绿蓝古”文旅工作新格局,优化研学旅游“红线”、壮大生态旅游“绿线”、启动水上旅游“蓝线”、创新文化旅游“古线”;德州市先后引进20个文旅康养项目,形成了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集群,打造千年运河古貌原真城市、世遗文化展示优秀城市、国际文化融合典范城市;聊城市加快融入黄河国家战略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倾力打造“两河之约”文旅品牌;滨州市抢抓黄河国家战略机遇,重点推进临海旅游度假区、盐田艺术季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康养旅游、红色旅游,延伸产业链条;菏泽市以世界牡丹文化旅游核心区、国家黄河文化旅游带重要节点城市为目标,中国牡丹之都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