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头条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谱写富民兴陇发展新篇章
2022-06-25 来源:央视网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甘肃考察调研,要求甘肃加快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陇原儿女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一带一路”上的开放枢纽,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甘肃考察调研,深情牵挂的是困难群众,心心念念的是脱贫攻坚。2013年2月,总书记在定西、临夏等地,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勉励大家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2019年8月,在武威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要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党委副书记 李永仓:

    总书记的指示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动力,又给我们加了一把劲。我们通过党组织引领,整合帮扶力量,在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和基层治理方面发力,确保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甘肃组织7.45万名干部驻村,围绕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易地搬迁等方面精准施策、精准帮扶。2020年底,甘肃726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如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甘肃正逐步形成以牛羊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集群,陇原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村民 马麦志:

    我们现在好瓦房住着,自来水也吃着,好路也走着呢,现在的日子比油果子甜。

    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甘肃生态环境保护。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调研期间对甘肃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在八步沙林场,总书记嘱托大家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黄河岸边,他要求甘肃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职工 第三代治沙人 郭玺:

    保护好绿水青山,守护好我们的家园。拿出钉钉子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使命在肩,不负重托。甘肃出台一系列地方法规及政策性文件,从预警监测、污染防治等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并对症下药,分区域实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工程,交出生态文明的“甘肃答卷”。

    兰州市民 王昕月:

    现在黄河水也更清了,岸边绿树成荫,幸福感特别强。

    大漠敦煌,千年一梦。莫高窟的保护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2019年8月,他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目前,莫高窟270多个洞窟壁画已完成数字化采集,研究人员继续完善壁画修复技术、建设石窟监测预警体系等,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 于宗仁:

    总书记对莫高窟、对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让我们文物工作者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在肩。我们按照总书记嘱托,坚持保护优先理念,用数字化赋能,让文物“活”起来,让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筑得更牢。

    甘肃也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要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牢记嘱托,甘肃对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聚焦构建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加快建设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优化风光电开发布局。目前,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27%,绿色发展成色更足,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陶正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为我们指引了前行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将以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为主要抓手,实现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