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济宁城事 >
相约文化济宁 体验好客山东 | 擦亮地理标志 这里的特产变名产
2022-06-17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掌上济宁讯(记者 万德龙)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为邹城留下数不尽的民俗文化遗产。为鼓励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等参与乡村手工艺创作,当地近年来建立手造资源、项目产品、非遗名录3个“信息库”,推出邹鲁糊粮食茶、峄山松墨等手造产品128项,吸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0人。

    在邹城市郭里镇爷娘庙村,当地实施“千家旅栈”计划,市财政列支5000元至10万元不等的奖金,重点扶持1000家乡村文旅品质小店,已培育上磨石村“柿子红了小院”等品质小店180余个。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乡村非遗项目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依托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邹城市开设京东邹城文旅旗舰店,上线“一部手机游邹城”智慧平台,新发展电商专业村6处,发布24个系列300多种孟子文创IP,将文创延伸到乡土产品等领域。

    邹城市还采取“文旅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发展大束蘑菇、看庄土豆、张庄大樱桃等乡土优质特产,擦亮地理标志,形成品牌溢价。石墙镇农民张兵投资5000万元创办的山东光头李记食品公司,借助乡村游东风,2021年冻干果蔬精加工实现产值790万元。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