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济宁机场迁建项目建设现场。
掌上济宁讯(记者 徐斐)机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窗口,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机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水平。
作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济宁新机场设计理念充分汲取深厚的儒家文化与独有的运河文化,航站楼屋面造型初见如璞玉般明润和谐,又如祥云般蒸腾而升,以“祥云璞玉”的设计理念暗合“君子如玉”的儒家精神,屋檐走势如水、波浪起伏,象征着运河文化所带来的流畅与鲜活。目前,济宁机场迁建项目已初具雏形,已进入站坪水稳层施工阶段,航站区和办公区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外立面以及内部结构的装饰装修,建成后将成为鲁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预计2025年旅客吞吐量可达2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00吨。
记者在济宁机场迁建项目站坪施工现场看到,包括摊铺机、压路机在内的56台大型机械设备,正在80台运输车辆的紧张配合下,进行站坪的水稳层摊铺。
相对于普通公路,机场跑道的建设要求标准更高、施工难度更大。在底层土方填筑的基础上,跑道从下至上由50厘米的山皮石垫层、两层水稳层、两厘米厚的沥青隔层和34厘米厚的混凝土道面组成。“整个站坪大概有25万平方米水稳的施工面,工人大概有120多人,已经开始陆续施工。其它的工作面比如附属工程、巡场路等,也都陆续展开。”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济宁机场迁建项目经理龚伟庆介绍。
据了解,机场跑道工程水稳层全部完成施工,并通过了民航华东质监站验收,目前正在进行摊铺。“尤其是我们上面的混凝土道面,是采用刚性混凝土,所以我们都是在现场进行拌制,这样也能保证将来能够承受飞机起降的需要。”龚伟庆说。
在航站区,约有1000名工人分布在各个岗位。直达机场出发层的高架桥主体施工已完成,施工人员正在对航站楼外檐进行装修,航站楼东、西、北三面的玻璃幕墙已安装完成,内部的装饰装修也在有序进行。航管楼以及塔台的主体结构已经施工完成,办公区的外墙施工已基本完成,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为确保工程进度及施工人员健康,除每周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外,目前项目部对所有人员采取封闭管理措施。“物资材料进场提前三天向项目以及所在地进行报备,入场时司机携带核酸检测证明,必须进行溯源码登记。我们对车辆以及材料进行消杀,每天发放当天所需的口罩,每天进行更换。” 中建八局一公司济宁机场迁建项目总工董贯波说。
“我们将按照既定目标,持续加大施工人员、设备投入力度,采取3班倒,人停机不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机场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转场通航任务目标。”中建八局一公司济宁机场迁建项目生产经理周庆旺表示。
记者手记:机场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是一个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新机场建成后,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更为济宁增加了一张崭新的“名片”,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源源不断地向济宁汇聚,促进产业加速升级、要素加速集聚,让济宁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士,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