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梁琨)麦浪翻空沃野黄,丰收愉悦写眉行。6月8日上午11时,高新区王因街道储庄村的麦田里,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几台联合收割机在麦田中往来穿梭,不一会的功夫,几亩麦田收割完毕。完成作业的收割机停放在运载麦种的货车前,一瞬间,麦粒倾泻而下、麦壳随风飞舞,伴着机器的轰鸣声,满溢三夏时节丰收的喜悦。
“截至到目前,2万亩麦种已收割了一半多,平均亩产达1350斤,较往年增产。而且今年收购价也比往年要高,对咱老百姓来说是个扎扎实实的丰收年呀!”济宁高新区鑫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瑞芬告诉记者,眼前的小麦田不同于寻常小麦,是小麦良种。在种植过程中,严加管理,多次组织人员手工去杂穗,整体植株偏矮,抗风抗倒伏能力很强,对小麦稳产有很大的帮助。
随许瑞芬回到合作社的麦种收储区时,三轮车、拖拉机、轻卡组成的车队正将刚刚收获的麦种源源不断地运送进仓库。合作社负责人许瑞芬把长长的探测杆插入满载着麦种的车厢,认真观察着探测杆上读数的变化,而后又捧起一把麦种仔细查看品相,确认合格后,这车麦种才算初步“过了关”。
“我们会把麦种在几个仓库内分类存放,再由种业公司验收、回购。”许瑞芬说,麦收就是要抢农时,在大型收割机队的帮助下,鑫农合作社的2万亩优质小麦育种田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收割完毕,“到时候你们再来看,这几个仓库都得堆得满满的。”说起眼前的丰收景象,许瑞芬的脸上止不住的笑容。
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集中服务等多种形式,鑫农合作社的小麦育种田面积已达2万余亩。鑫农合作社与国内大型种业公司展开合作,通过“订单”式农业,由种业公司提供原种,合作社负责种植、管理和收储,合作社收储价格比市场价高出0.1元。“跟着合作社种麦种,不仅大大降低了咱农户的种植精力投入成本,而且农户们的收益也得到有效保障,心里很踏实。”王因街道长庆村村民汪涛已连续多年跟着合作社种麦种,未来还要继续种。
6月13日,记者拨通许瑞芬的电话,她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忙忙活活了八九天,12日将2万亩小麦育种田收割完毕。“经过精心培育,咱们济宁高新区的小麦种将会播种在全国各地的麦田里,也算是为端稳咱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贡献了一点力量。”许瑞芬告诉记者,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大型收割机队、无人机植保队和种植技术管理团队,采用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出售的方式,确保小麦育种品质稳定、农户收益稳步提高。许瑞芬打算,明年合作社将继续扩大小麦育种面积,向着3万亩迈进,他们还将联合科研院所,进一步提高育种技术水平,选育优质麦种,提高农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