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李胜男)6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履行“两统一”职责服务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措并举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凝心聚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千方百计推进自然资源领域减税降费,坚持不断深化不动产登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全系统、广领域、多渠道、高频次的细化政策、落实政策、破解制约、优化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今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并落实落地政策59条,取得明显成效。
下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全力抓好政策落地落实,推动服务保障更加精准有力,全力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强化保障优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全省率先制定发布《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36条、第二批23条、第三批10条)》,建立健全项目跟着规划走、指标跟着项目走、土地跟着效益走、服务跟着需求走“四个走”工作机制,设立综合协调、用地标准、规划业务、征地业务、自然保护地业务、用地执法6个服务专员,每项政策逐一明确咨询服务员、公开电话手机,实行点对点服务。今年以来,完成供地2.3万亩,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四个走”工作机制做法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充分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强化研究促提升,助推政策落地见效
成立政策研究工作专班,安排专员专职负责,明确局领导和各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政策解读“第一责任人”,带头加强政策研究和文件解读工作,建立政策解读责任机制,进一步强化政策研究,把准政策方向,细化政策措施,推动工作提速增效。2022年以来,已发布《自然资源决策参考》17期、《自然资源政策解读》15期,解读上级重要政策性文件24件,发布微政策解读40余期,确保了将国家、省、市的好政策,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和市场主体,及时及早落地转化为服务发展的硬支撑。
强化宣传勤推介,助推服务精准到位
在抓好主流媒体宣传的同时,通过“惠企通”、“微解读”、办公区大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一步讲清、讲透政策内容,提高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确保更多企业和群众享受政策红利。密切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方反馈,不断推动政策更加精准、服务更加到位。建立实行了局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县市区制度、包保服务重点指挥部(专班)机制、对接服务重点企业和项目模式。
强化创新抓三争,助推争先进位走在前
制定改革创新工作方案,成立对上争取专班,明确了《2022年重点改革创新培育项目清单(第一批25个)》《2022年对上争取事项清单(第一批10个、第二批27个)》,今年以来,已争取中央、省级无偿资金3.65亿元,实现更多政策、项目及改革创新试点、品牌等落地济宁。近日,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济宁市作为全球25个城市之一、中国7个城市之一、山东省唯一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总投资8.5亿元的南四湖周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作为全国十一个之一、山东省唯一,已通过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组织的竞争性评审答辩,正在面向社会公示,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亿元;全国首批、山东省唯一的尼山区域国土绿化示范试点项目落地并高质高效实施,已完成荒山造林4.3万亩、森林抚育4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90%,创新推行的“工程造林+乡村绿化队+村护林队+村民公益岗”荒山绿化模式,获省委主要领导签批,并在全省推广;“标准地”改革作为全省“十大创新”案例之一被《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推广;全省首家制定《一码管地工作规则》,推进实现土地全流程管理服务;获得全省耕地保护激励县2个(微山县、汶上县),数量全省第一,奖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00亩和资金3000万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