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万德龙)作为曲阜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原曲阜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孔令绍牢记使命与担当,扎根基层40载,退休不褪党员本色,践行“一辈子为党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誓言。他身体力行,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力。
乐于助人 用付出展示真诚和善良
2010年4月,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时,孔令绍说:“孔子思想是世界上两千多年之前的先进文化现象之一,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近代史上的先进文化现象之一。我认为,凡属先进文化,它们都有相通性、包容性、前瞻性。比如,孔子天下大同的思想与马克思讲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现共产主义’,有没有相通之处?”当时陪同采访的中央外宣办领导赞扬他说:“你为国家赢得了尊严,彰显了大国自信。”
2018年4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频道拍摄六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寻脉》,对他进行了一天的专访。当主持人叫他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孔庙时,他说:“孔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那曾是中国人的信仰。”采访者竖起了大拇指。
2010年,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奋斗了30多年的宣传工作岗位,但他向党组织郑重的表态让人印象深刻:“我虽然工作上离岗了,可党员永远不会离岗,我将一如既往,当好党的义工。”此后他潜心写作,先后撰写《曲阜赋·东方文化的密码》《述说一个你不知道的曲阜》《新三字经》《相融相通 以文化人》等著作。
孔令绍对于群众的求助同样乐此不疲。曲阜有家养鹿的企业,让他帮忙写一篇企业形象的文章,他马上写了散文《鹿鸣声声》。海棠小镇是一家做生态农业的企业,孔令绍为它写了散文《海棠小镇的流苏》。他为尼山、石门山、九仙山等分别写了地方赋。近期,他把此类文章收罗起来出版了一本文集,名曰《映心集》。他还应友谊出版社之约,正在撰写10万余字的《中国家风》。
宣讲家风 三代人一同走在文化传播的路上
长期以来,孔令绍特别重视家庭家教家风领域的研究。
2015年春天,中央纪委拍摄廉政教育专题片《诗礼庭训传家久》,对他进行专题采访。当时,他把“诗礼传家”的孔氏家风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把它凝练成“有文化,守规矩”,让人们一下子触及到了它的实质和内涵。曲阜市将此片在城区的大街小巷轮番播放,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此后,省纪委、监察厅邀请他做在线访谈,系统阐述了孔氏家风的意义和影响,访谈发挥了年轮式的外溢效应。
孔令绍将自己家庭家风传承的状况和对家庭建设的研究成果广泛地向全社会宣讲,他的儿子孔颖也走上了宣讲家风的道路,还被聘为“山东省好家庭好家风宣讲团”成员。从2018年开始,他与9岁的孙子同台讲家风,他的传统文化、家风宣讲足迹遍布20多个省市和地区,行程100余万里,受众上百万人次,被人们誉为“用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