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张晓晗 王守懿)连日来 ,在微山湖上,一艘流动宣讲船在河道中不停穿梭。这是高楼乡依托渭河村全国党员教育联系点,实施“流动红船宣讲”行动,选调精干力量组建流动红船宣讲工作队,划重点、搞创新、见成效,让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走在前,是让咱们结合湖区优势,搞好大闸蟹养殖,让钱袋子都鼓起来;开新局,是在党的带领下,大家都能住上小区。”今年63岁党员李绍才,现任永胜管区党总支书记,在党代会召开后,积极学习领悟党代会精神,主动要求跟随流动红色宣讲船,到大湖深处的连家船上,为党员群众带去最质朴最简单的宣讲,把学和做结合起来,讲老百姓最关心的事。
“五年前我们村从原先的串门都得开船,到现在生产河之间建起了一坐坐连心桥,岸两边也都铺上了硬化路面,这都是党的政策好。”渭河村党员杨仁海说道。高楼乡渭河村,全村500余户全部居住在船上,许多村民、党员一早就撑船入湖捕捞,直到日落西山满载而归。为了做好宣讲工作,高楼乡党委派出两艘红色流动宣讲船,利用早晨和晚上轮流到渭河村宣讲党代会精神。宣讲员们站立船头,利用大喇叭宣讲政策;宣讲船上载着公示栏、宣传材料,穿梭在每一户家门前,宣讲员们聚码头、登船头,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真真正正让党代会精神传到了每一个人。一艘艘红色小船穿梭在大运河上,穿梭在每一个党员群众身边,连成了一道道靓丽的“宣传线”。
结合渭河村全国党员教育联系点的优势,充分利用本土教师资源,为流动红船宣讲工作队“实时充电”,结合广大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通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在渭河村的湖上党员教育中心里,各村党支部书记在这里收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湖上宣讲报告,会后翁楼村党支部书记张瑞表示:“这五年山东的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村民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渔池退养优化了微山湖的水质环境,百姓大舞台上开展各种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这都得益于我们山东的高质量发展。未来,我将对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深入思考,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为山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