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时评 >
圣城视角丨以良好生态为支撑点
刘太福
2022-06-12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近日,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专班对2021 年度乡村生态振兴工作进行考核排名,济宁市位列全省第一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令人鼓舞,也增强了全市上下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信心和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全市各级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要以良好生态为支撑。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农业农村发展的绿色变革,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据报道,2021年,我市完成937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558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854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和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点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累计创建各级“美丽庭院”234053户,建成率32.45%,超额完成省15%的创建目标,新创建省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累计800个,其中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6个,累计222个……成绩来之不易,背后是济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各级各部门的合力共为,是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九大战略”之一,提出了强力攻坚农业农村现代化,更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的任务目标,提出要坚持稳粮固农、产业富农、绿色兴农、改革惠农,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夯实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全市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这一任务目标,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乡村生态振兴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发展的深刻革命。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离不开绿色生产方式,离不开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长效机制建设。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要推进乡村立体绿化、环境美化和“美丽庭院”建设,持续深化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完善乡村建设政府投融资机制,统筹安排土地出让收入、涉农专项债项目等相关资金,保障乡村建设资金需求。同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列入市县政府财政预算,确保乡村生态振兴取得更大成绩。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千百年来,一幅幅恬淡静谧、优美宜人的田园图景印刻在一代代国人的记忆里。在乡村振兴号角全面吹响的今天,我们必须坚持“五大振兴”一起抓,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改造传统农业,以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矢志不渝、砥砺前行,以良好生态为支撑点,努力让农业更有奔头、让乡村更加宜居、让农民更加富足!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