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头条 >
时政新闻眼丨四川之行,习近平关注了哪些“时时放心不下”的事?
2022-06-10 来源:央视网
  • 作者:编辑:李玲


  • 仲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第三次出京考察。



    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途中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总书记曾经两次谈到“时时放心不下”这句话。这次四川之行,从念念不忘“十分关心”“十分牵挂”的事,到强调“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从表达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到勉励大学毕业生“保持平实之心”,传递的正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情怀。


    16:08


    △联播视频丨习近平在四川考察




    △四川之行考察点示意图



    这些念兹在兹的大事,习近平再次强调



    到“天府粮仓”,首先看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这次在“天府之国”的永丰村,总书记说,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眉山东坡区永丰村,建成了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总书记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专程来到宜宾学院实地了解,在关键阶段作出关键指导。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在宜宾学院,除了对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寄语毕业生“要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




    △宜宾学院,企业招聘宣讲会现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解决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就业问题,民营企业是重要渠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



    在宜宾,总书记调研了一家民营企业,既了解企业带动就业情况,也了解当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纾困帮扶政策情况。



    在这家企业,总书记还重点关注自主创新,提出要打造更多“隐形冠军”。“隐形冠军”指的是在某一细分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又隐身于大众视野之外的中小企业。当越来越多“隐形冠军”成长起来,就是浩荡东风。




    △极米光电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光机组装线。(总台央视记者范学禹拍摄)



    这些鲜明意识,习近平要求牢固树立



    有些思考,始终萦怀。有些道理,总在心头。有些认识,铭刻于心。这也是“时时放心不下”。学懂了,弄通了,悟透了,才能做更好的“行动派”。




    △四川眉山,三苏祠。(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三苏父子,尤其是苏轼,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眉山三苏祠,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今年1月,总书记在山西平遥古城考察时,曾经强调“三个敬畏”——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从“敬畏”,到“敬仰”,表达的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



    在三苏祠,总书记还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



    “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这个道理,中国人已经越来越明白。




    △这是三苏祠的镇馆之宝之一,楷书《醉翁亭记》拓本。(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四川宜宾,长江、金沙江、岷江汇流之地,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



    在宜宾三江口考察时,总书记说,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治水是一个系统工程。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就要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宜宾三江口。(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无拼搏,不青春。在宜宾的民营企业考察时,看到很多“80后”“90后”开始挑大梁,总书记深情寄语青年人:“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成就都要通过我们共同拼搏来取得。”



    今年1月考察北京冬奥筹办备赛工作时,总书记勉励冬奥运动员:“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一个月前,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宜宾学院。(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这些牵挂事,习近平殷殷叮嘱



    四川考察途中,习近平总书记还针对几件十分牵挂的事,提出要求、作出部署、细细叮嘱。



    一件是抗震救灾。



    6月1日,四川雅安发生6.1级地震,总书记当即作出重要指示。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十分牵挂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区人民生产生活,叮嘱当地继续做好伤员救治、遇难者善后处理、受灾群众安置等工作。



    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首次赴四川考察,是2013年5月去芦山地震灾区。考察第一天晚上,总书记就住宿在帐篷区的活动板房里。




    △这是2018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芦山县全貌。(资料图)



    一件是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在四川考察途中,总书记指出,要坚决克服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做好就业、社会保障、贫困群众帮扶等方面的工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保持人心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谈到疫情防控,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克服麻痹思想,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稳定人心、坚定信心,“时时放心不下”,才能换来百姓安心。





    △眉山东坡区永丰村卫生站。(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还有一件是防汛救灾。



    近期,我国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地质灾害。在这次考察途中,总书记对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等提出明确要求。



    防汛救灾,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今年1月赴山西考察,总书记去的第一站,就是去年秋汛时受灾比较严重的霍州市冯南垣村。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在四川考察途中,总书记强调,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永丰村,人工湿地池。(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在永丰村,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时时放心不下”,是甘为孺子牛的责任,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怀。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刘瑞琳



    策划丨彭娜



    摄像丨总台时政新闻中心摄影团队



    责编丨侯艳 蔡靖骉 刘会民 马喆 郁振一 覃思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编辑丨王尊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