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济宁城事 >
做好陶文化产业 打造“北方陶都”
2022-06-09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在泗水县西北部,有一个叫做柘沟镇的千年古镇,素享“土陶之乡”美誉。6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柘沟土陶的传承与保护情况。

    柘沟镇境内陶土资源禀赋独特,质优量大,分布集中,乃全省独有,全国稀少,属非金属矿,是烧制建筑陶器、日用陶器、土陶工艺品、物探钻井、汽车配件、酿造加工、造纸等产品的重要原料。当地陶土资源储量大,总储量在13亿立方米以上,分布面积有50平方公里,深度可达6000米;结构层次分明,由青、黄、红、白、黑五色组成,泥料分子比重大,凝聚力极强,多彩鲜艳,属罕见的五色陶土;化学元素齐全,经山东省硅酸盐研究所化验分析显示,陶土成分比例适当、膨胀系数小、耐高温、质量好;易于开采,矿床分布集中且深露,可直接开采,开采成本低。

    柘沟镇党委、政府始终致力于柘沟土陶的传承与发展,不断推动产品的保护和研发。说到最能代表土陶文化的产品那就不得不提鲁柘砚。鲁柘砚,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是最能代表土陶文化的产品,创制于公元前51年,兴盛于唐宋,南宋以后失传。1990年冬天,在市、县、镇三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利用柘沟镇镇办企业陶瓷厂,石可先生和泗水县工会主席杨玉祯同志开始筹备鲁柘砚研发。1991年2月,泗水县正式成立了“泗水县鲁柘砚工艺研究所”,聘任石可为研究所顾问。参照古代砚谱和其它地方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几经失败,反复摸索,他们终于成功复活鲁柘砚,使这一失传八百多年的艺苑瑰宝重现光华。2006年,山东省政府将鲁柘砚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鲁柘砚已有10多个花色,500多个品种,其形制既传统又创新,具有温润如玉、含津益墨、历寒不冻、发墨如油,不渍水、不损笔等特点,其质地、造型、色泽、实用等方面均大大超过宋代所制,是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古为今用的范例。

    柘沟镇党委、政府按照打造“北方陶都”的理念,推进陶文化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计划1至2年内建成陶文化产业园区。为推动文旅融合,柘沟镇将依托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着力打造集文化宣传、产业发展、陶艺交流、休闲度假、研学旅游、文化体验为一体的陶艺创意小镇,实现陶产业和文化的深度融合。(记者 万德龙)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