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该活动的筹备和开展情况。据悉,今年我市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将主要围绕5个方面、重点开展14项活动。
●持续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我市计划于6月份举办1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报告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安全生产专题辅导讲座,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增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习宣传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
以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为抓手,推动党政“一把手”带头讲安全、企业第一责任人专题讲安全、一线工作者互动讲安全,突出责任落实、源头治理、督查检查、严格执法、打非治违、举报奖励等措施贯彻落实,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生产“八抓”20项创新举措主题宣传。
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安全生产“八抓”20 项创新举措进行专题宣传,突出抓教育培训、抓制度完善、抓苗头隐患、抓日常监督、抓严惩重罚、抓应急处置、抓本质安全、抓社会共治等重点工作。
●组织开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
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干部职工,生产经营单位全体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公众积极参加第一届全市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暨全省选拔赛,培育全社会应急法治意识。6月上旬,我市将举行市级决赛,择优组队参加全省总决赛。
●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组织安全监管人员、消防救援人员、社区网格员、灾害信息员、安全志愿者等开展“进门入户送安全”“安全志愿者在行动”“民意5来听、安全5来送”和各类应急演练体验活动。
●加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应急演练。
我市计划于6月份开展安全生产异地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广泛发动企业职工参加“我是安全吹哨人”“查找身边的隐患”等活动,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积极参加“第一责任人安全倡议书”活动。
●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展、现场警示会、反思大讨论等形式,强化警示教育作用,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加大以案释法和以案普法力度。
对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被实行“一案双罚”的执法案例、安全生产行刑衔接的典型案例,以及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典型案例,加大曝光力度,形成舆论声势。
●开展“安全生产济宁行”活动。
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省市执法检查等重大活动,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协调有关新闻媒体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济宁行”,集中报道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示工作成效,推广制度成果。
●重奖激励安全生产投诉举报。
拓宽举报奖励宣传渠道,鼓励社会公众通过政务热线、举报电话和网站、来信来访等多种方式,举报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组织新闻媒体及时曝光重点行业领域、单位场所和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及严重违法行为。
●深化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活动。
将安全生产法纳入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实际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内容,有计划、分行业、分层次开展安全生产法学习培训。
●扎实开展“6·16 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充分利用“6·16安全宣传咨询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咨询活动。线上,以“主播走现场”“专家远程会诊”“政府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介绍安全生产工作举措成效。线下,采取设置咨询展台、举办展览展示、发放宣传品、组织安全体验等方式,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安全知识。
●开展安全宣传全屏传播。
各级各部门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制作公益广告、海报、短视频等,利用各种传播载体集中推送。创新开展网络公开课、网上展厅、H5互动、安全体验等互动展示活动,积极参加应急部组织的“美好生活从安全开始话题征集”“新安法知多少”“救援技能趣味测试”等活动。
●广泛开展科普作品征集等活动。
动员各级各部门单位积极参加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省应急厅举办的“书画摄影作品征集”“全省应急管理科普作品征集”活动,报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类音视频、图书、少儿绘画等科普作品。
(记者 万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