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张静涵)5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市“习语润儒乡”基层宣讲品牌推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兖州专场,介绍兖州区基层宣讲品牌“兖讲乐万家”有关情况。
近年来,兖州区始终把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纳入议事日程,立足兖州实际、创新宣讲形式,发挥人才优势、强化宣讲成效,依托“五讲六进·百姓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和“习语润儒乡”系列宣讲活动,打造了一批宣讲阵地、涌现了一批宣讲人才、培树了一批宣讲品牌,真正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拉近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群众的距离,切实增强宣讲活动的吸引力,提高理论学习的便捷性,兖州区按照创精品、树品牌的思路,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优势,精心策划了“习语润儒乡•兖讲乐万家”百姓宣讲品牌,进一步扩大理论宣讲的覆盖面,有效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兖讲乐万家”宣讲品牌也先后被《山东宣传工作》、大众日报、济宁日报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
精选人才组队伍,以赛促练强素质
充分挖掘整理各镇(街)和党校、文联、教育、司法、团委、妇联等部门单位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较高、宣讲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组建了20余支、330余人面向多个层次、不同领域的“兖讲乐万家”宣讲队伍。
宣讲团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和成员岗位变化情况,随时对宣讲员进行调整充实,确保宣讲内容常学常新、宣讲人员优中选优。
采取专家学者专题培训、优秀宣讲员现场示范、宣讲比赛观摩等形式,先后举办各类培训活动60余场次,进一步丰富了宣讲员的宣讲形式、提升了宣讲水平,为兖州区理论宣讲工作的持续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精选内容定导向,靶向宣讲入人心
面向不同受众群体,注重联系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分众式、对象化宣讲活动,先后组建了“老干部宣讲团”“劳模工匠宣讲团”“青年宣讲团”等“习语润儒乡•兖讲乐万家”专题宣讲队伍,拍摄制作了兖州三十六烈士墓、主播说防疫、《民法典》解读、“大禹与兖州”等530余期讲党史、讲防疫、讲法治、讲文化、讲健康等一系列宣讲微视频。分众化、靶向式宣讲,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在全区引起了强烈反响。
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种渠道齐发声
各宣讲队伍积极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依托区委党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论宣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家书屋、儒学讲堂等宣讲阵地和多种网络宣讲平台,面向不同宣讲对象开展分众化、靶向式百姓宣讲活动,通过真实故事、典型事例,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以“小话题”反映“大主题”,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用真人真事真感情,讲出百姓心声。
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今兖州APP、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组织优秀宣讲员开展系列宣讲活动,进一步擦亮了“兖讲乐万家”百姓宣讲品牌,涌现出了“红色故事专题宣讲”“民法典与你同行”等系列品牌,深受群众喜爱。
专家学者齐上阵,草根名嘴接地气
组织理论、教育、法律、文化、文学艺术、技能培训、农技推广、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建了100人的专家学者宣讲团,发挥各自领域专长,积极开展专题宣讲。
注重发掘“草根”潜力,放手发动群众身边的人、亲身经历的人、德高望重的人,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说事拉理,用“家常话”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把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送入“寻常百姓家”。
理论是鲜活的,也必须是大众的。“习语润儒乡•兖讲乐万家”百姓宣讲品牌,发挥“报、台、网、微”联动宣传效应,关注群众期盼,惠及千家万户,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宣讲阐释,适应对象化、分众化、差异化的特点,把透彻的思想讲透彻、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为创新开展理论普及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学习理论、丰富知识的便捷途径,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