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济宁城事 >
“这本书入藏国图 成就了文明交流的佳话”
2022-05-26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牛皮封面、飘口烫金、染纹纸环衬、书口刷红……这是一本富有法国启蒙时期书籍装帧特征的珍贵典籍,但其记载的内容,却是2000多年前中国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

    翻开这本书的棕色封面,扉页上有淡淡的字迹,作者弗朗索瓦·贝尼耶在开篇的“致读者”一文中写道,该书是“作为阅读孔子的钥匙和入门”。

    这部法文版《论语导读》是一份国礼。

    2019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马克龙先邀请习近平来到会客厅。“这是法国的一位汉学家帮我们找到的。”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桌上一本书,脸上透着自豪,“这本书是1688年出版的,是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

    “伏尔泰、孟德斯鸠都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听了马克龙总统介绍,习近平主席说:“这个礼物很珍贵,我要把它带回去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这份国礼的选择是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提议的。吉美博物馆图书室主任克里斯蒂娜·克拉姆罗蒂说,以此为国礼巧妙而细腻地展示了两国历史悠久的友好关系。

    随后,这本珍贵的典籍不远万里来到了它思想的故乡。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了典藏仪式,续写元首外交引领文化交流的佳话——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早在17世纪就已传入欧洲。不少学者将孔子和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论语》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其所代表的东方文明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让更多欧洲学者看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说,“总书记当场决定将这本书入藏国图,成就了文明交流的佳话。”

    作为入藏的第一部完整的欧洲启蒙时期的外文著作写本,国图为《论语导读》“量体裁衣”,定制了无酸保存盒,存放在恒温恒湿的善本库房内。

    除了《论语导读》,国图目前还有《论语》的24个文种、大约260部译本,构成了《论语》对外传播的版本谱系。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份珍贵的写本,国图特意为其举办专题展览,同时展出《论语》在日本和朝鲜的刻本,以及17世纪至19世纪的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和英文译本,反映出儒家经典当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情况。

    “一部《论语》,藏着中国人的精神根脉”“儒家经典,是世界读懂中国文明的密码”……观众留言中满是自信与自豪。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拿起桌上摆放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总书记一边翻阅一边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在总书记心目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总书记珍视《论语导读》的故事,是守护文明薪火、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示范,映照中华文脉在兼容并蓄中赓续传承、弘扬光大。”熊远明说。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