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济宁城事 >
2025年底,我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达到800万千瓦
创新模式打造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
2022-05-26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335.08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23.5%,同比增长42.25%。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283.45万千瓦,风电装机规模达24.03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达27.6万千瓦。今年1至4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6.45亿千瓦时,占全市发电量的10.55%,同比增长34.63%。

    近年来,我市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制定出台了《济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关于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着力构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以更高目标和更实举措,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5月25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围绕打造“鲁西南(济宁)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山东省新型储能产业基地”和“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等,我市逐步建立起城乡统筹、绿色低碳、智慧互联的多能互补新能源体系。力争到年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5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达到800万千瓦左右。

    大力发展“光伏+”工程,以 “时代永福渔光互补项目”为主体,全力打造“鲁西南(济宁)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促进光热多形式利用,推动太阳能热利用由生活热水向城市供热、制冷转变,逐步实现太阳能热水、采暖、制冷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同步推进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供热,鼓励实行热电联产。积极推进微山县储能调峰电站和岱庄煤矿空气压缩储能项目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成50万千瓦左右的储能设施。

    创新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打造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一方面,依托我市新能源领域龙头企业,加强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分布式能源、储能、智能微网、氢能等核心技术研发与融合发展,通过统筹规划、优化设计、系统集成,因地制宜实施一批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分布式储能等协同开发利用的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另一方面,利用采煤塌陷地、河流沿岸等可用资源,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深度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记者 王艳茹)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