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张静涵)5月24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有关情况。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共有曲阜市、邹城市两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济宁城区一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微山县南阳镇、泗水县泉林镇、曲阜市尼山镇、邹城市看庄镇、邹城市香城镇5个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曲阜市尼山镇夫子洞村、小雪街道东凫村、邹城市石墙镇上九山村等8个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微山县南阳镇2014年获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邹城市石墙镇上九山村2019年获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截至目前,济宁完成全市所有173处历史建筑的挂牌和测绘建档,了解相关建筑的历史沿革概况、功能布局、装饰手法及文化传承记忆。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消防、防汛、居住安全隐患等问题,开展了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改造和历史建筑修缮工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需要在保护中发展,一方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民族特色,一方面要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发展,实现城乡的现代化。近年来,济宁市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结合实际、探索研究,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精准、操作性强的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济宁经验”,获得了住建部和省住建厅的认可和推广宣传。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内老运河沿岸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运河记忆项目为起点,“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大运河文化。“运河记忆”旅游项目水上项目东起东大寺,西至会通桥,全长约2.1公里,水上设置摇橹、画舫游船供游客漫游老运河,已于2021年国庆期间面向群众开放。在美轮美奂的桨声灯影中,历史悠久的运河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已成为济宁市新晋网红打卡地。
深入挖掘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重点办好“孔子国际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全市文化软实力和整体环境品质。深入挖掘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旅游+”融合发展,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打造了“运河记忆”“尼山圣境”、“江北水乡·运河名镇(南阳镇)”、“上九山记忆小镇”等旅游项目。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安全隐患突出、市政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开展了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改造和历史建筑修缮工程。历年来,曲阜市完成了三孔古建筑修缮及彩绘、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多个项目;邹城市对孟府、孟庙附近供水、供热、污水管网等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济宁市主城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等工作,对历史街区城市管网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2000年6月1日,山东省建设厅、文化厅联合发文将济宁市曲阜孔府孔庙等25处公布为省级历史优秀建筑。2017年6月28日,济宁市将济宁第一面粉厂等13处建筑确定为市级历史建筑。2021年6月全市十四个县(市、区)各自公布一批县级历史建筑。目前全市共有历史建筑17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