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时政要闻

“助企攀登工作开展以来,我县采取‘优中选强’的方式,从机关事业单位中挑选56名助企干部‘一对一’包保攀登企业,实时掌握企业诉求,全程服务企业攀登,提供人才保障,得到企业一致称赞。”近日,鱼台县助企攀登人才要素保障组副组长闫同国介绍到。

据悉,2021年8月,为加快推进由资源城市向制造强市的转变和升级,济宁市全面启动助企攀登工程,吹响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冲锋号角,鱼台县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为提出人才诉求的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指导协助水发环境、辰龙药业等56家企业,引进各类人才共计400余人,为实施助企攀登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你们能帮助企业一次性招聘32名工人,真是给我帮大忙了,不愁订单完不成了,谢谢你们……”济宁市金泰利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波在电话中激动地向人才保障组表示感谢。鱼台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尚未销号诉求为攻坚对象,严格执行日调度和限时销号机制,与中国矿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校深化多领域合作,积极对接山东理工、济宁技师学院等市内职业技工院校,进一步延展工作触角,开展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点穴式”精准引才。助企攀登工程实施以来,鱼台县将招才引智工作与解决企业诉求紧密结合,第一时间对县内56家攀登工程企业开展走访,全面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数量、层次、资质及拟提供待遇,收集诉求64项。针对不能即时解决的诉求,与企业负责人、驻企干部共同协商,逐一制定推进举措。为提升诉求办结效率,鱼台县多措并举求实效。一方面,整合企业人才诉求实现“化零为整”,统筹解决同类型问题,执行“政策找人”“无形认证”机制,让服务对象充分享受“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人才政策,充分发挥人才在助企攀登过程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认真总结解决企业诉求过程中的方法途径,理清流程、固化经验,将服务端口前移,综合考量企业引才迫切程度、人才层级、时间节点等关键因素,制定台账、挂图作战,明确各项任务解决顺序,有效杜绝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无序状态,整合资源和人力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着力提升诉求办结效率。

“鱼台开展的助企攀登工作真是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真正以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解决迫切需求为出发点,为我们和企业搭建了沟通合作的桥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鱼台的真诚,激发了来鱼干事创业的热情。”山东鱼台东源矿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专家胡庆贤副教授称赞到。鱼台县积极帮助企业对接猎聘公司和引才中介,引导企业利用市场化手段寻找“千里马”,自主引进发展所需的管理和研发人才;扎实推进科技副总选派挂职工作,以柔性引才的方式平衡成本和诉求,构建“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格局,逐步实现科技副总选派挂职全覆盖。激发企业引才“主人翁”意识,由“帮我招”向“我来招”转变,对接引进企业发展真正需要的急需紧缺人才,杜绝出现“为引而引、引而无用”的情况。开展助企以来,协助水发环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柔性引进山东建筑大学水处理专业博士1名;东源矿山与江苏科技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并柔性引进1名副教授挂职企业科技副总;康盛彩虹全职引进1名管理专业博士出任投融资副总裁,加速推动企业筹备上市进度;圣奥化工、正鑫化工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4名急需高技能人才充实到一线研发管理岗位。

“在县人才保障组的指导帮助下,我们焊接基地积极与县内潜水泵、矿山机械等多家制造业企业共同开展了“订单式”培养,真正达到了校企合作‘毕业即就业’目的,实现了合作共赢局面。”鱼台县职业中专校长、鲁西南焊接人才培训基地负责人陈宜保说。鱼台县积极盘活整合优质资源,采取“外引内培”相结合的模式双向发力,全面了解企业的青年人才需求,以专班为单位适时组织同类型企业赴市内、省内高校举办专题招聘会,抱团提升企业引进青年人才的竞争力;鼓励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建立职业技能自主评价中心,协调县职业中专为企业提供“订单式”培养服务,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鱼台县深度挖掘企业自身潜力,试点推行企业自主培养认定技能人才工作,辰龙药业、经发酒业已建立职业技能自主评价中心,已完成120名技能人才的培训认定工作;依托市县两级职业技术教育的优质资源,积极协助康华机电、昊通机械等企业对接山东理工、鱼台职专等职业、技工类院校,自主培养和引进企业技能人才200余人。(通讯员 张天慈 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