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任城区:走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路径
2022-05-15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粲 通讯员 袁进)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今年5月1日,《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正式施行。

    任城区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全域推广“信用+人居环境”治理模式,全面推行街巷片长制,在激励群众主动参与、环境管护常态长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任城区纳入人居环境整治的344个村庄全部达标,其中示范村占45%,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创建美丽庭院1.8万户,建成率达30.78%。

    “今天下午两点,我们组织志愿活动,打扫中心街的卫生,修剪路两边的绿化带,参加人数20个人……”5月11日,任城区南张街道安阳新村党支部书记艾延安像往常一样召集村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村子里“信用+”志愿服务队成员们都争先恐后地报名,拿着扫帚拿着锨积极参加。

    “现在在村口、路边再也看不到有随意倾倒、抛洒、堆放的生活垃圾了,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投放在垃圾箱或者指定存放点。”村民郑秀利高兴地说,大伙儿们清理卫生更加省时省力,参加“信用+人居环境”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任城区在全市率先成立社会信用中心,推进社会信用嵌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各领域,全区村(社区)社会信用建设实现100%全覆盖。同时,组建了“红先锋”“好青年”“巾帼美”“夕阳红”“巧工匠”等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信用+环卫保洁”“信用+绿化养护”“信用+沟渠疏通”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共有41万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16个村实现人居环境整治“零雇工”,节省村级支出3000余万元。

    “作为全省首部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的专项地方性法规,《条例》对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粪污、村容村貌等维护做出了诸多刚性约束,对违反规定且逾期不改正的,相关部门将对单位或个人进行罚款。”任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办公室主任蔡根臣说。

    对于农村人居环境,任城区将信用嵌入整治全过程、各领域。“对自愿参加卫生扫除、创建美丽庭院等58项正面行为,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54项负面行为,实施信用等级评分。”任城区社会信用中心主任巫纪超介绍,“按照参加志愿服务‘每4小时积1分’的标准给予信用加分,村民可凭信用积分到指定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或到幸福食堂、村居直饮点等享受免费服务。”今年1至4月,任城区兑换“信用积分卡”价值87.9万余元,表彰“信用之星”6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实物奖励43万余元,有力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2021年,任城区“信易+”工作被评为“全省惠民便企优秀案例”。

    施策之要,贵在落实。在涉农镇街,任城区全域实施街巷片长负责制,推动人居环境管护从“多头管”向“专人盯”转变。将村庄划分为若干街巷、片区,按照“每500人配备1长”的标准,从村“两委”成员、党员、热心群众中选定2784名街巷片长,实现了每条街巷、村庄周边都“有人抓、有人管,全覆盖、无盲区”。

    任城区还依托全区信用体系建设,开发了街巷片长小程序,推行线下线上“双线并行”的动态管理模式,架起智慧赋能“强支点”。

    “我们自查发现的问题,通过小程序进行上报,能现场处理的就马上解决,还要上传整改情况。如果需要更多的人员和机械设备解决的,就报给总街巷长。”李营街道前双村街巷长范爱均介绍,总街巷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收到问题后,将会召集村“两委”成员开会研究,能通过发动村里的志愿者解决的,将通过“信用+志愿服务”活动招募人员、设备。需要街道解决的,通过小程序“一键上报”即可,小程序后台会自动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做到发现、处置、跟踪、督查、结案“五位一体”,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闭环,从根本上解决了整改进程缓慢、整改过程无从监督等问题。截至目前,小程序共发现问题点8972件,办结8703件,办结率达97%,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民心,彰显的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任城区委书记张令华说,“《条例》的实施为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我们将以此为新的契机,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用好‘信用+’治理模式,全面全域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