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时评 >
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行稳致远
依然
2022-05-15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强力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更大决心建成美丽济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三大行动”,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必须始终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国之大者”,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方位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切实承担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使命,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只有把生态环境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发展才有可持续性,增长才有坚实的基石。当前,要大力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坚决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科学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要实施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提升科技治污能力,扩容升级智慧环保平台,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动态监测、应急处理,全力推进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化“一河一策”治理,保障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要实施生态保护修复行动,开展黄河滩区生态环境整治,深入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高标准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实施全域科学绿化,坚持“四水四定”,实施引黄西线、湖水东调等重点工程,加快构建集防洪、供水、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大水网。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改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常新,倾力绘就美丽济宁新画卷!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