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奋斗者正青春丨初心不改正青春 不负韶华担重任
——记济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于洪金
2022-05-13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于洪金,北京朝阳区人,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济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实现从“零”到“初具规模”的突破,并成为首批省科技厅备案成功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也是首批加盟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业研究所。

    初心不改是追梦人最青春的模样

    于洪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2012年从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与朋友在北京自主创业。

    2015年,随着团中央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邹城举办,他和济宁开始结缘,在北航宗光华教授鼓励帮助下,怀揣着对机器人技术的满腔热爱,离开繁华喧嚣的北京,开启了他在济宁的创业追梦之旅。

    在于洪金和团队的坚持努力下,在我市产业优惠政策的支持下,研究院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省级智能机器人集成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智能过程控制技术创新中心、省机器人技术转移中心、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等多个科技研发平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奋斗担当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于洪金的青春与共青团因奋斗担当结下深厚缘分。2015年入驻济宁以来,研究院与济宁、邹城团委多次合作,连续6届作为全国、全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裁判组承办单位,累计服务各高校参赛学子1.5万人,成为助力大赛的骨干力量。

    借助团委“青鸟计划”平台,他们广泛邀请各大高校学子来研究院开展实习实践、技能培训、交流访问等活动,目前已开展20余场主题活动、技术实训一千余人。2021年,研究院被市委人才办、团市委评为A级“青年人才加速器”,获得支持经费30万元。

    他们依托市、县人才引进、项目奖励等政策,成功与北大、北航、北科等多所高校知名专家建立项目转化合作;还与本地高校深度合作,建立人才实训基地,常态培训本地制造业人才,建成了优秀青年人才“蓄水池”。

    创新创造是青春远航的动力

    于洪金认为,自主创新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矢志艰苦奋斗、勇于革新创造”才能在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赛道上谱写青春新篇章。

    7年来,他们这支青年团队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完成了“恒力矩打磨机器人系统”“智能化工厂机器人实训工作站”“智能坡口切割机器人系统”等重大科研课题8项,承担了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54项,发表论文16篇,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

    另外,通过成果转化,他们将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转化为我市制造企业的生产工具,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综合竞争力,先后为辰欣药业、山推机械、泰山玻纤、海龙机械等多家生产制造型企业解决了200多项自动化改造技术难题,用他们自身的实际行动提升了我市生产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于洪金也荣获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基层科技人才、济宁青年五四奖章、济宁市科技创新进步二等奖、济宁市青年创业先锋等多项荣誉。

    青春的奋斗故事,只有脚踏实地、顽强拼搏,才能留下无悔的青春印记,写下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于洪金表示,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将与全市优秀青年一道,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重托,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记者  刘建业)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