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
每一次冲锋在前都是医者的担当
——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王盟
2022-05-11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掌上济宁讯(记者 鲍童)抗击疫情,他身穿白衣战袍,冲锋在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千里援疆,他为当地带去技术管理,传播知识理念,留下了浓浓的情谊与大爱,在英吉沙谱写着感人的医疗帮扶故事;勇于担当,他无畏奉献,带领24名队员白衣执甲、逆行而上,圆满完成了赴河南当地封控区和管控区的核酸检测任务……

    回看这几年的时光,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王盟几乎都是在马不停蹄奔向每一处“前线阵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责任担当,践行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庄重誓言。

    抗击疫情

    他把担当带到祖国边疆

    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人们的正常生活打乱了。对于医生而言,这却是一场生死考验。从大年初三,王盟就协同一线工作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一干就是42天。在全体医护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济宁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辛劳已久,身心俱疲的医务工作者终于可以稍作休整。

    然而刚下抗疫前线,又要奔赴另一片战场。3月25日,王盟接到了支援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人民医院的通知。援疆,意味着远离日夜相爱的妻子、孩子,或许还要经历许多难以想象的苦。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身为一名医者,更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希望以己之长服务各族同胞健康。没有更多的休整时间,他便毅然踏上了援疆之路。

    从济宁来到千里之外的英吉沙,除了负责医院正常医疗救治工作,王盟和援疆医疗队员们更是积极参与到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放弃休息时间,30天吃住在医院,和英吉沙县人民医院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抗击疫情。

    “我有经验我先上!”面对进疆以来的两次疫情防控工作,王盟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期间,王盟全程参与了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发热病房的流程改造工作。医院防控措施流程清晰、保障措施安全有效、应急预案明确高效,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地逐步推进。

    千里援疆

    留下浓浓情谊与大爱

    初来英吉沙,温差、时差、饮食习惯等差异给援疆队员带来了诸多不适,同时面对崭新又陌生的英吉沙县人民医院,被委任为该院医务科第一主任的王盟克服种种困难,第一时间带领医务科以“二甲复审”为抓手,开展了医院医疗制度和流程的优化、修订工作,先后进行门诊和急诊布局流程改造、急诊患者收治管理规定优化、围手术期管理规定修改等工作,持续不断的改进工作,促进英吉沙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王盟和援疆队员们也在积极推进光明行活动、拓宽鲁喀救助项目、丰富下乡义诊巡诊活动、推进重点专科建设、打造临床技能中心、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速医共体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且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用心造福当地各族群众健康,零距离感受到鲁疆人民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情。

    在疆期间,让王盟最记忆犹新的,就是他与英吉沙县人民医院的三位学员亦师亦友的关系。得益于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启动的“青蓝工程”,王盟帮助医院的三位学员实现了技能成长。为了更好地让“徒弟们”理论上学得懂弄得通,行动上转化运用好学习成果,医院组织协调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药剂科等下乡义诊,言传身教,实行“1+1”的服务,为前来就诊的村民进行病情的筛查和诊断,并为检查出常见病的村民赠送药品。

    “你们的到来,真的给英吉沙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徒弟”无意间的一句话触动了王盟的心,他们为英吉沙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在即将离别的欢送会上,王盟曾说到:“虽然援疆工作已经结束,但对第二故乡的这份牵挂永远不变。回到济宁后,我愿意做一名济英两地卫生工作的交流使者,为边疆人民的健康幸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勇于担当

    又一次站到抗疫一线

    时间来到2022年初,按照山东省卫健委安排,作为济宁市援助河南疫情处置队领队,王盟又一次站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带领24名队员,历时18天支援河南郑州和安阳滑县核酸检测工作。

    “我有经验我先上!”还是同样的话,王盟和队员们都是接到命令后便第一时间集结到位,到达郑州的当天就忙碌至凌晨2点;整编队接管郑州七院门诊PCR实验室后,当日就将检测能力提升到日检1万管;转战安阳后,面对初次接触的气膜方舱实验室,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熟悉场地环境、适应流程、开展全员培训,5个小时就排班上岗,无缝对接展现山东速度……

    哪里是一线,哪里就有党支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在本次援助河南的队员中,共有15名同志为中共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为此,队伍成立伊始,就坚决贯彻“支部建在连上”的要求,在抵达郑州后,济宁队在山东四个队伍中第一个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为其他队伍提供了“济宁样板”。“临时党支部的成立凝聚了战斗共识,形成了战斗合力,使我们更有信心开展好工作。在我们支援过程中,更是有5名队员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王盟说到。

    克服种种困难,坚定必胜信念,王盟和队员们不辱使命,连续奋战,实现了日检测能力1万管和队员零感染的预期目标,得到了山东省领队和受援单位的充分肯定,为河南新冠疫情防控贡献了济宁力量。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