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攀登工作开展以来,济宁高新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助企攀登作为推进产业高质量和企业高成长的强引擎、助推器,全区首批50家企业实施攀登计划,数量全市第1,攀登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9.1%,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
健机制,攀出强推快进高效率。优化完善“1+4+6”指挥部体系,组建26个攀登小组,抽调121名精兵强将助企帮扶。先后召开专题推进会81次、一线办公会85次、助企干部培训会12次,实行日亮晒、周盘点、月评比、季考评、年考核,2次被授予全市月度评比流动红旗。
优服务,攀出政策集成强磁场。顶格成立政策研究和决策推进指挥部,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梳理中央、省市各类惠企政策5类47项,为企业争取国家级名片32项、资金1.49亿元。推行重点项目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和“跑小青”专员代办服务,推动项目快建设、企业快成长。
重保障,攀出要素集聚硬支撑。开展助企攀登问题大起底,实施“收集-分类-反馈-解决-销号”五位一体闭环机制,梳理问题147个,销号率达90%以上。金融扶持方面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鲁担园区贷、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6.5亿元。土地供给方面对上抓争取、对内促挖潜,为锐博机械、东宇机械、鲁抗股份等28家企业解决土地需求933亩。人才保障方面创新名校直通车、HR成长训练营等人才训聘模式,为企业引进人才1248人,7人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新增省级以上人才平台16家。
强动能,攀出提质增效加速度。发挥四大产业集群、十条产业链带动作用,逐产业、逐链条、逐企业梳理138个攀登项目,助推企业攀得快、登得稳。通佳智能、浩珂科技成功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7家企业获批省级瞪羚企业,38家攀登企业与“国字号”“中字号”大院大所实现产学研合作。50家攀登企业实现营收579亿元,增长36%,企业创新创造激荡产业发展新动能。
促转型,攀出智能升级新能效。以攀登企业为突破口,实施“技术改造+智能转型”双驱动战略,强力推进企业升级提速。智能化改造投资占技改总投资的79.5%,帮助鲁华龙心等6个企业实施智慧工厂建设项目,人均效能提升16%。拓新电气、山推股份等11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16个,泰丰智能等19家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项目39个。
2022年,高新区将聚焦“231”产业集群,加快建设“1+4”产业集聚区,推进114家企业攀登进阶,制造业占GDP、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41%、79%,挺起制造强市“高新脊梁”。一是培产业、延链条。加快建设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本月签约落地投资55亿元的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助力打造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中心城市。积极对接航天科工集团,谋划建设100亿级济宁航空航天产业城。二是壮龙头、育梯队。培育山推、重汽2家百亿级龙头企业,鲁抗、辰欣等4家50亿级领军企业,泰丰、浩珂等16家10亿级骨干企业,形成龙头带动、梯次跟进格局。三是谋创新、赋效能。持续放大济宁创新谷辐射带动效应,加快智能化、绿色化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