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税和”调解工作室揭牌成立。这是全市税务系统积极探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分类管理、专业多元、精准施策”构建起的税费争议调解体系的一部分。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济宁税务部门着力完善纳税人缴费人权利救济和税费争议解决机制,在全市税务系统探索建立市县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税务分局咨询调解工作室三级联动的争议调解平台,将涉税争议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切实提升了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
聚力专业高效,打造为民服务新窗口
“最近我公司会计因为工作疏忽,没有及时删除一名离职员工的任职受雇信息,受到了该员工的投诉,我们公司也面临着税收违法的风险。调解中心的公职律师看到此投诉后,迅速与我进行了联系,在核实情况后向我讲解了个税和企业所得税法的政策,这种服务不仅化解了我公司和离职员工的纠纷,也给我们提示了涉税违法风险。”某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先生对调解中心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济宁税务部门坚持上下联动统筹抓、共建共享协同抓、优质高效深入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税费矛盾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在前台,依托各区县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税务分局争议调解工作室通过现场、电话、视频、钉钉线上工作室等方式开展一般争议调解,推动税费矛盾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复议诉讼之前,有效提升涉税争议化解质效。在后台,依托市局争议调解中心、税费政策解答团队、市级公职律师法律顾问专家库,实现纠纷化解的法律资源、政策资源和人才资源的线上汇聚,由专家面诊解决疑难杂症,实现“小事不出分局,大事不出县局,税费矛盾就地化解”。
借力社会网络,构建协同调解新格局
为实现调解和复议、诉讼等争议解决机制的有机衔接,从源头化解争议,济宁税务部门积极开展与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基层社会治理中心等部门的矛盾纠纷合作治理,搭建网格化共治平台。2020年社保等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后,社保费征收上发生的争议成为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济宁税务部门聚焦社保费征收矛盾焦点,与人社医保部门建立社保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借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成熟经验,将涉税争议化解在源头,切实保障了群众利益。
2022年春节前夕,某国有改制企业职工通过市长热线举报该企业长期欠缴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接到市长热线转办的工单后,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其所在街道社区取得联系,与社区网格员一起到该职工家中进行慰问安抚,主动与该公司对接,询问其资金情况,督促其尽快补缴欠费。通过多方努力,该企业已补齐部分退休人员社保费,并通过垫付的方式解决有大额医疗支出的困难员工看病就医的问题。
实践精确执法,说理化解息争止讼
济宁税务部门以涉税争议调解中心和调解工作室为依托,向争议当事双方提供公平可靠的争议解决流程和法律政策支撑,通过税费争议前端化解的处理机制,及时堵住风险漏洞,通过向争议双方析法明理,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知晓度和对税务执法的认同度,为法治税务建设提供支撑。
“为什么不对这个商家罚款?”4月14日,12366热线投诉人江先生就发票问题来到济宁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税和”调解工作室,询问税务部门为什么没有对他投诉的商家进行行政处罚,调解室工作人员当即联系了所属税务分局的执法人员,了解到该商家属于一个公历年度内首次违反且情节轻微,并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改期限内改正,按照《山东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的规定符合首违不罚的条件。通过调解人员耐心细致的政策解读,终于化解了江先生内心的疑惑,也避免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争议进一步向税务部门转化的风险。
落实精细服务,助力民生经济发展
济宁税务部门发挥公职律师调解团队兼具政策和法律知识的复合人才优势,充分利用纵横联通的政策智库、信息智库和法规智库,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前来咨询的纳税人提供一揽子政策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我们单位能不能同时享受招用退役士兵和重点群体的税收优惠政策?”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属于人力密集型行业,公司去年招录了退役士兵,根据相关政策税务部门已为该企业9名自主择业退役士兵办理了优惠政策备案,享受每人每年9000元的税收减免。近日,该公司财务人员主动找到经开区税务局“税和”调解工作室,询问企业又新招用了一批持有《就业创业证》的人员,能否同时享受国家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有关税收政策。工作室人员详细询问了该批新招录人员情况,确定了可享受优惠政策的具体人员名单后,主动与任城区人社局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询问办理《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认定证明》所需资料、办理地点等情况,使得企业顺利享受到该税收优惠,盘活了流动资金,注入了发展动能。
据悉,济宁税务部门各级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成立以来,累计接受咨询203次,调解税费争议86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下一步,济宁税务部门将持续提升税费争议调解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通过咨询调解中心搭建公职律师与纳税人的沟通平台,更好发挥公职律师运用专业知识定分止争的作用,打造集化解涉税争议、防范执法风险、扩展法律援助一体化的平台,推动筑牢全市法治税务屏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
(通讯员:刘传营 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