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事突如其来,让人猝不及防。“领导”突然加你微信,工作上对你鼓励夸赞;老朋友突然加你QQ,生活上对你嘘寒问暖。可随后“领导”、熟人又向你求助——转钱!等你把钱转了,才发现自己竟然被骗了……
这些失信败德的行为都是冒充熟人诈骗的违法伎俩,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手机通讯录等相关信息后,假冒被害人亲戚、好友、同事等,以人在国外需代买机票、交学费、急需日常生活费用、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需要保释金、遇交通事故需救治或赔偿、病重需手术等事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
不少市民对此类诈骗行为有所了解,但仍有一些人上当受骗。前不久,市民魏先生的微信上收到一个好友申请,因对方头像是其领导,魏先生便添加了好友。之后,对方用关心的口吻与魏先生聊了几次,便给魏先生发了一张向他银行账户转账了18万元的“转账截图”,并称其给领导转账不方便,要魏先生帮忙转账。魏先生碍于情面,便按对方的要求转了18万元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上。对方见魏先生转账如此爽快,便又发了一张向魏先生银行账户转账18万元的“转账截图”,要求魏先生再帮忙转一次。魏先生又按对方要求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了18万元,最终被骗36万元。
无独有偶。家住任城区的张女士在QQ上收到“同学黄某”的信息,称需要借钱给弟弟动手术,张女士相信了他,后在“黄某”的引导下加了微信,通过微信转账被骗3000元;家住任城区的学生小王收到“同学李某”QQ消息,“李某”称让小王给自己充值Q币,等过完年后再还给他。小王不假思索就帮“同学”充值了,结果被骗2200元。
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十分狡猾,诈骗行径变化多端,如遇到类似情况并涉及到转账或付款时,市民一定要三思,务必及时打电话或通过其他途径与其本人取得联系,确认是否是对方本人,切忌直接转账或付款。尤其是一些对科技发展并不熟悉的老年人,更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特别提醒老年人及其家人,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多询问,切忌立即转账。家人也要多关怀老年人,普及防骗常识,避免老年人上当受骗。如若万一不幸上当受骗,要第一时间向警方报警求助。(记者 梁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