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 制造业是济宁的强市之基、立市之本。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是济宁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济宁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确保各项工作“保五争三奔第一”,必须进一步提升境界格局,强力攻坚突破,高标准推进制造强市建设。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聚焦打造“231”产业集群,扎实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大抓产业、大抓先进制造业,制造强市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制造强市战略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确立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九大战略”中的首位战略、一号工程、长久工程。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在去年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抓,一届接着一届干,坚定不移抓下去。要进一步提升境界格局,跳出济宁、立足全省、放眼全国,科学确定今年、明年乃至未来五年济宁制造业发展的大目标,同步确定每个行业、每个产业、每个企业的具体发展目标,逐年提高制造业占GDP、工业增加值和税收的比重,务求制造业今年要有大变化、快发展。
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要突出工作重点,推动制造业企业实现大突破。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更是支撑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因子。要在去年集中解决好企业反映问题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动企业攀登进阶上来,把主要精力向鼓励企业新上项目、上大项目聚焦,向支持企业上市、对外合作聚焦,向帮助攻关科研院所、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向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聚焦。要不断创新包保机制,根据企业发展实际,作出动态调整,对那些大规模扩张、技改投入大、有上市计划、发展意愿强烈的企业,纳入重点包保名单,实行市县主要领导领衔包保。要优选一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支持,摸清企业发展所急所盼所需,研究定制个性化扶持政策清单,靶向聚焦、精准支持,提供各类要素资源,全力帮助企业迅速做大做强。要精心研究产业链发展,把产业链培育和产业招商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与市招商引资指挥部协调联动、精准对接,建立与招商工作专班的信息共享、协同招引机制,每年挑选若干个产业链条,通过开展精准高效的产业招商串珠成链、补链强链,做成示范、以点带面,引领制造业集群建设步步深入。
抓制造业就是抓实体经济,就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让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进一步形成大抓产业、大抓先进制造业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为实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