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田晓媛)4月26日是第15个“全国疟疾日”,今年宣传主题是“防止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日前,全国多省在新冠隔离点连续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因此在防控新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与新冠肺炎有相似发热症状的传染病——输入性疟疾。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境外回国人员应该按照国家卫健委规定,严格集中隔离。对此,市疾控中心发布了相关提醒。
对于隔离点医务工作者,如回国人员在隔离期间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等症状,除了进行新冠肺炎抗体检测和咽拭子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还应及时进行疟原虫抗原检测和疟原虫血涂片检测,以排除输入性疟疾感染,如诊断为疟疾,应及时给予抗疟治疗。
对于个人,应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发热等症状,是否有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旅居史、是否有境外疟疾感染史,以便尽早进行疟疾血检筛查;自隔离点返家居家隔离期间如出现发热、头痛、发力等不适症状,并且进行多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应立即向社区报备,社区及时联系疾控部门或定点医院进行疟疾相关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小贴士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人体后而感染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通常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子”。一般被叮咬后10至20天会发病,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会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热带地区,如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发地区。
●传播方式
蚊媒传播和血液传播。
也可能因输入感染了疟原虫的血液而被感染疟疾。
●典型表现
疟疾发病一般初期症状较轻,可有轻度的畏寒、低热,伴头痛、疲乏、全身不适等,后逐渐加重,周期性地发冷、发热和出汗,同时伴有剧烈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恶心、呕吐,体温可达40℃以上,甚至出现谵妄、惊厥等,整个发作历时6至10小时,多见于午后和傍晚。
●预防与治疗
出国前应了解目的地流行疾病状况。前往非洲、中南美洲、东南亚国家返回后,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一旦感染疟疾,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