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倡议及时接种疫苗
2022-04-25 08:30:35 来源:掌上济宁

4月25日是第36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保障生命健康”。市疾控中心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国家免疫规划中来,把接种疫苗当作一项健康投资,真正做到预防疾病保障健康。

哪些疫苗必须接种?

我国对疫苗实行分类管理。免疫规划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接种的疫苗,也称第一类疫苗。目前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等。这些疫苗是适龄健康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常用的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也称第二类疫苗。

到哪里接种?

卡介苗和第1针乙肝疫苗应该在出生医院接种,其他疫苗须在相应月龄时到辖区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有接种卡介苗和第1针乙肝疫苗,则需要到辖区预防接种门诊补种。

预防接种证有什么作用?如何办理?

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证是孩子预防接种记录的证明,入托(园)、上学、出国等必须提供该证明。

儿童出生后可以直接在医院产科接种室进行办理,接种单位应该在接种证上加盖公章。办理预防接种证是免费的。

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哪些反应?如何处理?

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疫苗作为机体的一种异种抗原,在广泛应用于人群接种时,出现预防接种不良事件是有可能的,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极低。接种后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至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

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混淆。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

接种后儿童一定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程允堂)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