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徐斐)根据我省印发的《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农业礼包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共6条,主要包括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绿色农业,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强化耕地保护激励,加强粮食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
根据《清单》,2022年评审认定1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每个给予50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专项用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及相关设施装备建设;评审认定10个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每个给予50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专项用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工作。我市将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和市场化手段发展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县一业”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启动实施产业振兴助企攀登,重点打造“1352”农业全产业链特色集群,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以上。深入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全力提升“济宁礼飨”“济宁农发”知名度,争创1个省“绿色发展先行县”、2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农业产业强镇、70个乡土产业名品村,培育1家国家级生态农场。持续放大挂职金融副镇长作用,每个县市区落地2个以上“按揭农业、按揭畜牧业”项目,“鲁担惠农贷”累计担保金额达到150亿元,涉农贷款增长15%以上。
根据《清单》,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对于使用政策性金融机构专项贷款整县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的县(市、区),按照贷款额分档,省级财政于次年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奖补。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两清零一提标”,实施雨污分流改造184.5公里,完成18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417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3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此外,不断完善乡村建设投融资机制,市县列支专项资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村庄清洁、绿化美化,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突破1000个。
《清单》说明,省级财政对国家级、省级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亩18元。对森林蓄积量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增长率的市,每高0.01个百分点,省级财政向市级财政补偿10万元;对森林蓄积量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增长率的市,每低0.01个百分点,市级财政向省级财政缴纳10万元。新增造林每亩补助不超过800元,退化林修复、见缝插绿每亩补助不超过400元。我市将不断优化提升城市管理体制,做实网格化管理,推行“路长制”“街长制”,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品质提升攻坚行动,出台绿化、亮化、色彩、基础设施统一标准体系,推动城市形象系统性重塑。扎实开展园林绿化三年建设行动,新建口袋公园29处,改造提升老旧公园12处,新增绿化面积156万平方米,着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公园城市。
《清单》提到,加大区域粮食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和黄河流域等4个省级区域性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70%给予支持。我市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多途径、多渠道补充耕地数量,新建高标准农田87万亩、基本实现全覆盖,粮食产量稳定在97亿斤以上;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排查整治,全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加快金乡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嘉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争创国家种质资源库,良种繁育面积达到70万亩以上。
此外,《清单》还提到,依据耕地保护激励评价标准,对上一年度耕地保护工作成效突出的20个县(市、区),按排名先后给予差别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资金奖励。省级奖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县(市、区)政府统筹使用。省级奖励资金,由县(市、区)政府全部用于激励本辖区内耕地保护工作成效突出的乡镇。